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x0005版:萧山生活

文章导航

“小书馆”里的大智慧

一套民国文史小丛书悄然走红

  醇美的香槟,贵妇怀里的波斯猫,黑胶唱机里的阵阵周璇的歌声,将军们穿着笔挺的军装举着酒杯谈笑风生,夫人们身着精美的旗袍,聚在一旁窃窃私语,还有令人惶惶不可终日的战争——这是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民国。

  可是,你了解文学史上的民国是怎样的吗?

  近日,笔者从各大图书销售网店了解到,一套名为“小书馆”的丛书,将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通俗文史作品重新编辑出版。自“小书馆”第一辑出版一年来,备受读者们的喜爱,始终居于各大图书网店图书销售排行榜。

  据“小书馆”丛书主编柯琳芳介绍,“小书馆”目前已经出版14种。其中,最新面世的《文言浅说》,是继两位民国大家——湮没已久的文史大家瞿蜕园、现代颇富诗才的女画家周紫宜的《学诗浅说》出版之后,又推出的一本文史佳作。

  被遗忘的国学大师

  《文言浅说》的作者之一瞿蜕园本是“遗少”,为晚清名臣瞿鸿禨之子。早年师从湖湘诗派的领袖王闿运等名宿,后入北京译学馆主修英文,并同时学习德文、法文、俄文等语言。而另一位作者周紫宜则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画家和诗人。周紫宜早年先后师从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和徐悲鸿的岳父蒋梅笙等名师学习书画诗词,她才貌双全,高雅风致,人称“金闺国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文坛、艺坛最活跃的才女之一,与当时著名的女作家苏青、张爱玲、潘柳黛等齐名。

  “近年来,瞿蜕园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甚至有学者认为瞿蜕园应该是与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齐名的国学大师。他们那一代的学者从小受到严格和规范的旧学教育和熏陶,这样一种国学‘童子功’,是当代人儿童时零星地读几篇古典诗文,根本不能相比的,他们对国学的阐释和叙述,也更有古典的意境和国学的真味。”

  “小书馆”丛书主编柯琳芳向笔者介绍道,“瞿蜕园在《故宅志》一文中写道:‘一生所得文史安闲之乐,于此为最。每当春朝畅晴,海棠霏雪,曲栏徙倚,花气中人。时或桐阴藓砌,秋雨生凉,负手行吟,恍若有会。’你看,多么令人向往的古典之美,他们信手写来,就自然地流淌出来。因此,多读这些文史大家的作品,对于我们获得纯正的古典素养是大有裨益的,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不少读者也留言说,他们是和孩子来共读这套书的。”

  这套书中,有很多作者是令我们仰止的人物,多为一派之宗,于他们各自的领域开山立派,影响着当时的思潮与风尚。诸如新理学的创立者冯友兰,中国民俗学之父娄子匡,与王国维、吴梅并称戏曲三大家的齐如山,开美术史一代流派的俞剑华,等等。这也保证了这套书的厚度和品质。

  努力打捞稀缺版本

  柯琳芳介绍,“小书馆”丛书收入了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也就是避开了再重复出版民国学术典籍系列的思路,而专注于一般读者可读、可懂,篇幅不大、值得收藏的民国人文类通俗作品。”

  此外, 柯琳芳还透露,该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14种,“本系列以汇集民国的图书为主,今后,我们这套丛书将不仅仅限于民国的作品和文史哲内容,也会陆续推出国外的一些人文作品,内容上也会涉及更广泛的门类,也不仅仅限于以前的作品,也会有更多的现代人的、未出版的作品。丛书所唯一坚持的标准就是高品质的内容、通俗可读的文字和短小精悍的篇幅,以及版本的稀缺性。目的要为更多的渴望获得人文素质的读者,提供一份好吃又好看,还好消化的精神茶点。”她还强调,出版的速度不会很快,“因为我们每一本书都是精挑细选,百里挑一,有的拿到底本颇费周折,且编辑校对的工作也比较费时。”

  因为出版的图书多是年代久远的,有的寻找起来颇为不易,柯琳芳告诉笔者,据瞿蜕园的弟子、文史学者俞汝捷回忆,早年他随瞿蜕园学习时,看到过一本书,书名是《文言浅说》,和已出版的《学诗浅说》,可谓姊妹篇。“但这本书我们查了很多图书出版目录,也找了很多大型图书馆,都没有查到这本书。后又经多方寻找,才在日本一家大学图书馆找到了,可谓不易,但历经曲折后能发现和找到一本好书,而且它几十年来就静静地躺在世界某一个角落里不被人知,现在它就要让世人重新看到、读到,对编辑来说,欣喜之情也伴之而来。”柯琳芳说。

  再现民国学人风貌

  柯琳芳告诉笔者,之所以以民国的人文类作品为“小书馆”丛书主要方向,是因为这段时期的中国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激烈的冲突和变化,因此,这一时期产生的作品和之前的作品相比,具有不同的质地和视野。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面临的很多社会和文化问题,许多仍然摆在我们的面前。比较典型的是《中国政治二千年》和《曾国藩治学方法》两书。单单读作者的序言,便会感慨现实与历史竟是惊人的相似。”柯琳芳说。

  “当然,我们不是研究民国文化的专门学者,对这一时期的文史作品有哪些特点,谈不上有深入的见解,也不一定对,我们只是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印象:一是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在当时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这些学者多有留学的经历,他们的学术眼界更广阔、更开放,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经史子集的理论观点,而多是以西方的学术理论来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民国之际,社会动荡,风雨飘摇,民族可危。这些学者虽经欧风美雨的浸染,但骨子里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对历史、国家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三是具有深厚的旧学素养。那一时期的学者,从小是读旧学长大的。”柯琳芳说,“我们这套书把这段时期一些被湮没的、布满了厚厚的时间之尘的作品,再重新挖掘,系列地出版,这也是我们向那一代中国学人表达缅怀和致敬的一种方式。”

  文学史负载的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历史或文学知识,它还是一个时代的镜像,是一种纪念、一个挥之不去的记忆。将“小书馆”细细读来,在民国风里走一遭,实乃乐事一桩。

  本期,当代中国出版社特别为《钱江晚报·萧山生活》的读者带来了免费赠书的福利。下面六样书,每样书十本,一共60本。

  1.《文言浅说》

  作者:瞿蜕园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文言知识的入门读物,本书虽篇幅短小,著者却寥寥数笔,点出文言的奥窍,功底可见一斑。这本掩于尘埃半个世纪之久的戋戋小书,今天读来,他们的学识,他们的才情和他们的温雅依然清晰可感。斯人已去,带着那一代人的传统和旨趣渐行渐远了,唯有他们留下的文字在静静地讲述。

  2.《北平杂记》

  作者:齐如山,与王国维、吴梅并称为“戏曲三大家”,也是一位民俗学大家

  内容简介:

  对故乡故土顾望不已,对故事故人思恋未了。暮年的齐如山细致地勾勒出一幅生动、温婉的古都风物长卷。他像是穿着长袍坐在四合院里,槐花香弥漫着,他一口京腔娓娓讲述着这个令他挚念如斯的城市的种种。古都的大气,民俗的朴厚,前清的逸闻……其言至浅,其情至深,不禁使人追忆着这座古都的前世今生,感慨系之,恍然如梦……

  3.《曾国藩治学方法》

  作者:胡哲敷

  内容简介:

  本书为“小书馆”丛书之一,绝版多年。

  这是一部民国人对曾国藩的解读,曾国藩女儿曾纪芬推崇备至,亲自作序推荐。它堪称一部精神的冶炼志,有关人生的各个方面,居官、同僚、子女、养生、读书、观人、器量、骄奢、淡泊、挫辱、坚忍,自省、笃实……在民国史家凝重的笔触下,对一个普通读书人变成巍峨君子的精神冶炼历程,给与了淋漓尽致的、有震撼力的叙述。

  4.《人间词话讲疏》

  作者:许文雨

  内容简介:

  本书为“小书馆”丛书之一,绝版多年。

  闲翻眼前许文雨先生这本书,得以望见他与王国维的相通、他们的传统和风致相通、他们的气节和学问相通,是故许先生讲王先生讲的好,疏朗有间,疏密有度,那样的相知和相懂才能称得上临水照花的解人吧。而今天,有心人如若能偷得浮生半日捧起来读一读,也算不负昆明湖的那朵涟漪,也算对得起高山流水的知己可以相期了!

  5.《日本文明小史》

  作者:布赖恩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与《菊与刀》研究视角迥异的书,本尼迪克特更多的是作横向式的民族性研究,揭示了日本人生活的诸多层面,而这本由周作人悉心指导和校阅的小书却是完全纵向的文明史研究,它对2500多年的日本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态作了鞭辟入里的剖析。我们欲了解日本文明,这样的观察是必须的,正如本书译者所言:“想要知道她骨子里是如何,则吾人必须分析她的既往。”

  6.《中国庭园记》

  作者:叶广度

  内容简介:

  本书为《小书馆》系列之一,绝版多年。

  写有“孤亭天地大,陇上一声钟”妙句的叶先生,写下的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庭园美学的小书,虽是学术之作,读来却古意森森,满纸烟霞。他最简约地概括出中国庭院美学的十字规范:清淡、优雅、静秀、冷逸、超洁,真是精当之至。但八十年来其人其书却少有人知,惜哉!

关注萧山生活官方微信 免费领好书:

  1.关注《钱江晚报·萧山生活》微信公众平台qbxssh。

  2.转发本活动到你的朋友圈并截图,随后编辑“截图+姓名+电话”到我们微信公众号后台。

  3.后台机器将随即抽取20位幸运读者免费赠书。

  4.我们将于11月15日(本周日)在微信公众平台公布幸运名单,敬请关注哦。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萧山生活 x0005 “小书馆”里的大智慧 2015-11-13 4068335 2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