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全民阅读周刊

文章导航

这可不仅是路过那么简单
诸暨可能是又一处《水浒传》的原型地
跟着学者,从浙江湖山与施耐庵的文字里寻访——

江南的水浒

  上个礼拜,浙江《水浒》研究会第32届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研究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浙江研究《水浒传》的专家们,每年一聚,聊聊各自对这部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最新的研究。今年,萧山、诸暨,成了大家寻找水浒文化的新坐标。

  为什么?

  柴大官人和浪子燕青,“自秀州李亭别了宋先锋,行至海盐县前,到海边趁船,使过越州,迤逦来到诸暨县,渡过渔浦,前到睦州界上。”

  小说里,“诸暨”二字,赫然出现,而渔浦,就是现在的萧山义桥。这段小路,说得明白一些,便是从绍兴漓渚,入诸暨杨梅桥,再到白塔湖斗门,坐船去萧山。水路交接,如何“换乘”,施耐庵显然相当熟络。

  诸暨与《水浒传》,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而在这30多个字的“导航”路线里,诸暨店口,可能是钱塘施耐庵写《水浒》的取材地之一。

  于是,我们的寻访,从店口白塔湖开始。

  站在一户农家三楼的阳台上,整个白塔湖,近在眼前。

  湖水宁静,与天相接。最有意思的,还是湖面上分散着田地、农舍,人们临湖而居,垂钓、闲扯,一天就过去了。

  湖中有田,人湖共居,渔舟成群,不难让人想到,这里是否也有梁山水泊的影子?

  村民说,湖边的古村落有三十多个,名字也很有意思:阮家埠、鸡龙石、七里、浒山……店口镇的乡贤们查了村志和家谱,发现这些和《水浒传》有关联的名字,古而有之。

  那天三更时分,吴用起来洗漱完毕,吃了些早饭,讨了些银两,藏在身边,穿上草鞋,连夜投石碣村。

  只见四边流水绕孤村,几处疏篁沿小径。此地甚美。他自然认得地方,不用问人,来到石碣村中,直接到了阮小二家门口。到了门前,只见枯桩上缆着数只小渔船,疏篱外晒着一张破鱼网,倚山傍水,约有十数间草房。吴用叫了一声:“二哥在家么?”

  “您儿子在家么?”我们在一家破落的屋子门口,遇到一位正在剥玉米的老太太,忍不住也问了一句。她不响,金黄的玉米粒一颗颗从手里落下。

  眼前的白塔湖边,曾有一块鸡龙石,形状独特,有棱有角,如同“碣石”。这块石头所在的村,就叫“石碣村”,今名山下湖镇新长乐村,依山傍水,前临白湖,后枕河港。

  阮小七回乡后,在梁山泊边沿石碣湖中(七里浒山的高埠上住)打渔并成家。而眼前,湖面开阔,一只渔船,靠在湖边,中央,正巧也晒着一张破渔网。

  这是“七里”上村。有人说,山东的“梁山”无法找到这样水路相间的湖泊。

  青州府有座山,叫做二龙山,山上有座寺,唤做宝珠寺。山裹着寺,只有一条路上的去。

  这宝珠寺被强盗邓龙占山为寨,青州慕容知府派了一万官兵也攻不上去。杨志和曹正紧押着鲁智深上山来,看那三座关时,端的险峻:两下里山环绕将来,包住这座寺;山峰生得雄壮,中间只一条路上关来;三重关上,摆着擂木炮石,硬弩强弓,苦竹枪密密地攒着。

  好不容易过了三处关闸,来到宝珠寺前看时,三座殿门,一段镜面也似平地,周遭都是木栅为城。

  山东《青州市志》中,并没有二龙山和宝珠寺的记载。那么,如此奇特的山与寺,会存在吗?

  我们的车绕着山路,曲折而上。冷雨一直下,抬头看眼前的坑坞山,朦朦胧胧。因为雨势太大,山路湿滑,我们的车最终停在山脚下,无法上山。

  但是,从小就在坑坞山玩耍,对角角落落早已熟悉的柴海生告诉我们,高584米,用2500档石梯铺就的坑坞山险道,和二龙山地势很相像。沿着坑坞山东麓的长澜坞上山,也要经过三个关口,而山顶上也包着一个寺庙,叫三德寺。

  只是如今,三个关口的石砌墙已破坏,遗迹还可辨。而寺的三座殿门依然存在,三门前平地边的木栅已换成了水泥柱。

  好在,青山在,人未老。如今殿后环绕的山包,原封不动。

  这是巧合吗?

  回去的路上,回想梁山好汉上二龙山的所见所闻,柴海生提醒我们注意,三道关上放着一样东西:苦竹枪。

  从地理或是气候物象来看,《水浒传》里描绘的多是北方的风土人情。但苦竹,北方是没有的,诸暨有,白塔湖有。

  再回过头,刚才提到吴用到阮小二家门前,看到“篁”,就是一丛一丛的小竹子。这东西,北方也没有,萧山有,白塔湖也有。

  十九回里,林冲推晃盖为首,吴用,公孙为辅,自己坐了第三把交椅。吴用施计,大败官兵,捉拿黄安,得了不少人马船只,获财物金银无数。众头领开庆功会,杀牛宰马,端出了山南树上时新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

  枇杷,长江以北怎么会有?诸暨有,杭州有。

  看上去,施耐庵的笔下有很多“漏洞”。这是无意,还是有意?

  他很可能是移花接木了。移的“花”里,或许有诸暨店口,当然,一定有杭州。

  本版参考书目:

  《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 罗贯中

  《诸暨可能是名著<水浒传>的重要创作原型地之一》 作者 柴海生

  (感谢浙江《水浒》研究会会长马成生、会员柴海生,诸暨市作家协会,店口文化艺术中心对本次报道的支持。)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周刊 b0001 江南的水浒 2015-11-22 4078538 2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