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n0001版:宁波城事

文章导航

昨晚播出的央视节目《对话》,宁波企业家邱智铭和“空调女王”董明珠打了个赌

你研发中国自己的高端设备
我来造中国自己的“世界好笔”

  2013年底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曾与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打了个10亿元的赌:小米5年之内销售额能不能超过格力电器。

  最近,董明珠和宁波企业家邱智铭又“赌”上了,不过这次这场赌约无关金钱,赌的是如何回答“总理之问”——中国能否造出世界性好笔。

  为了答好“总理之问”

  董明珠和宁波企业家央视下赌约

  今年6月,在一场关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说起一件事:年初到达沃斯开会,发现人家的笔很好用,后来他特意问有关部门,中国制造的笔能不能做到书写这么流畅。

  中国能不能造出世界级的好笔?不仅是总理对制笔行业的追问,也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总理之问”。

  在昨晚播出的央视2套《对话》栏目中,有“亚洲笔王”之称的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和有“空调女王”之称的董明珠,从一支笔开始,探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一年要生产将近400亿支笔,占到世界制笔量的60%。”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说,在数量背后,却是缺乏核心技术、单价低、利润薄的普遍困境,平均下来,中国制笔企业做一支笔只能赚不到1分钱。

  邱智铭与董明珠的赌约,就是在谈到制笔行业“一分利润”现象时引发的。

  “在录制现场,董明珠就招呼了参加节目的机床行业、机器人行业的企业家,说要在一年之内造出制造好笔的设备。”

  对董明珠立下这一赌约,邱智铭也不示弱,他说如果真能造出智能化设备,他就能制造出总理期盼的“中国好笔”。

  研究出好材料,设备却没跟上

  “亚洲笔王”想和董明珠合作研发

  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领记者参观了两条生产流水线。

  在传统的制笔车间内,灌墨水、装配到印LOGO等各个环节,一台机器负责一道工序,一支笔完成所有工序要100多名工人;而在另一个智能化制造流水线,制笔的采购件进入流水线后,四五分钟时间就能出来一支成品笔,一条流水线只需要6个工人。

  邱智铭说,目前,他们投入了数百万进行流水线智能化改造,用于生产中高端产品。

  在制笔工序中,笔头是决定好笔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几年前,为了拓展高端产品领域,贝发集团花了40多万欧元从瑞士进口了一台制造高端笔头的设备,可设备安装好后,采购不到制造笔头用的高端不锈钢材料。

  “德国和日本都有这个高端材料,但是他们怕形成竞争,不肯卖给我们。”最后,贝发只能从印度转口购买材料,价格也高了不少。

  痛定思痛,邱智铭下了个决心,一定要研发出制造高端笔头的不锈钢材料。在国家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国制笔协会拨出专款对制笔行业的技术瓶颈进行科技攻关,贝发集团也获得机会,联合中科院材料所,太原钢铁厂等单位,终于攻克了难关。

  “看起来笔头就那么点大小,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比制作钟表零件还要高。” 邱智铭说,“现在让我来回答总理的问题,我会说,我们已经能制造出世界性好笔,但是因为设备的限制,产量还非常小。”

  邱智铭表示,如果董明珠真的能联合国内设备生产商制造出高端设备,不仅可以帮助贝发把工艺积累产业化,还可帮助制笔业摆脱对国外装备的依赖,对整个行业都有积极意义,这也是他这么重视这场赌约的原因。

  邱智铭表示,下一步想把董明珠请到自己公司来考察,一同研究设备研发问题。“说是一场赌约,我更希望成为合作的契机,成为不同行业领域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的协同创新样本,这也是回答总理之问的根本路径。”   本报记者 李华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宁波城事 n0001 你研发中国自己的高端设备
我来造中国自己的“世界好笔”
2015-11-23 4079273 2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