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j0006版:浙中城事·热线

文章导航

化疗期间听说有工作
他拔掉针头直奔办公室

已故金华科技局局长徐东成被授予“浙江最美科技人”特别奖
他是双博士后,放弃美国高薪回到金华,任职期间被称为金华企业的“科技保姆”

  40多天前,原金华市科技局局长徐东成,在北京一家医院去世,享年51岁。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和他共过事的人仍沉浸在悲痛中,在他们眼中,徐东成不仅是个高学历的专家型干部,更是一个为金华的科技发展呕心沥血的好干部。今年10月份,徐东成被授予“浙江最美科技人”特别奖。

  放弃国外优厚待遇

  来到金华奉献他的才华

  徐东成是浙江龙游人,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留学韩国、美国。

  2003年,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金华担任省级高新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开始了10余年的从政生涯。

  徐东成快速调整自己,在管理工作上展现才华。他相继在东阳市、金东区任职。2011年6月起担任金华市科技局局长。

  作为研究有机化学的专家,徐东成先后有11篇论文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其中6篇为SCI收录。

  在韩国、美国期间,他还开展了博士后研究,是一名“双博士后”,这使得他成为金华科技局历史上学历最高的局长。

  “素质很好,书生气很重。”这是浙江信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理成对徐东成的第一印象。

  他们两人都有留学和在高校当教师的经历,但张理成下海比徐东成早了十几年。“他人很单纯,看到他好像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张理成如此评价。

  他了解科技企业的需求

  被誉为企业“科技保姆”

  作为一名专家型科技管理干部,徐东成很了解企业的科技需求,被称作金华企业的“科技保姆”。

  对企业来说,如何和科研院所对接尤为重要,徐东成在校企对接上花了大量心思。

  他组织开展了“企业大走访”、“科技大培训”、“校企大对接”等活动,不断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到企业。

  经他多年联络,金华建设了“北大金华信息科技园”,如今已成了知名的“青年创业谷”。

  他还启动了大院名校金华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已有入驻院校15家,长年为金华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徐局长对科技发展规律、发展方向非常懂。”浙江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葛炳灶说,他特别了解怎么把科技落实到企业中。

  比如,成立于2011年的浙江月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色谱仪器,与徐东成的专业相关。

  在徐东成指导下,企业花大力气进行研发创新,在2015年便实现了上市。

  从2012年至今,金华市区已有6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2014年,金华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变化情况跃居全省第2位。

  听到有工作要做

  化疗时拔了针头就走了

  在担任市科技局局长期间,徐东成多次对人说,希望在自己任上,让金华科技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2012年8月,徐东成查出患了癌症。很多人认为,这是几年前徐东成因工作太忙对身体不够重视。

  他经常亲自带队下基层,即使生病后,他依然坚持工作。

  金华市科技局工业与高新技术处处长陈英说,今年5月,徐东成还在金华住院,有一天,他接到市政府通知,第二天暨市长要到中国科技大学去对接。

  当时,徐东成正在化疗,听到这个消息,他将针头一拔,立马去办公室做准备。

  原来此前他为了引进中科大技术转移中心到金华,已联系了大半年,花了很多心血。

  生病期间,徐东成两赴中科大,终于促成了金华市政府与中科大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国庆节前夕。陈英正在上班,突然徐东成打来电话,声音虚弱,“陈英,我正在北大,正好有个老师来看我,谈到北大有个很好的新能源项目,听后很不错,希望你们做好跟踪,争取把它引到金华来。”

  说到此处,陈英哽咽了。

  这也是陈英和徐东成最后一次通话。半个月后的10月13日,徐东成因病去世。

  本报记者 陈久忍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浙中城事·热线 j0006 化疗期间听说有工作
他拔掉针头直奔办公室
2015-11-27 4084777 2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