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家务活明码标价
用金钱激励孩子靠谱吗
孩子该怎么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一直都把自己当成学生。市民陈先生有两个可爱的小宝贝,大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小儿子上幼儿园大班。两个孩子该怎么教,他一直挺困扰的。尤其最近,他看别的家长都用现金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做家务,他试行了一个星期,却开始担忧了:“以后孩子会不会什么事情都拿钱说事啊?”
陈先生是个体户,平时特别疼爱一双儿女,可他还是希望孩子们多少能干点家务。
前段时间,他通过女儿班级的家长群了解到,现在有些家长用金钱激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干家务。每样家务都有价格,比如倒一次垃圾5元钱,把自己的衣服洗干净5元钱。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先生和老婆也在家里试行了。一个星期后,两个宝贝的劳动积极性是提高了很多,可是很快,问题来了。
“他们根本没有存钱的概念,一拿到钱,就吵着要去超市买东西,直到把钱都花完了为止。”更让他担忧的是,上周六下午,老婆躺在床上,想让女儿帮忙脱袜子,没想到女儿开口就是一句:“那你得给我两块钱。”
“这还了得!”陈先生开始怀疑,用金钱激励孩子干家务这种方式是否正确,这样一来,孩子会不会一切都向钱看?
特约记者 陆欣
专家支招
要让孩子体会劳动的乐趣
对于陈先生的担忧,金华教育学院副院长,金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吴惠强很理解。
“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件好事情。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有误区,觉得家务活不是孩子的事,他们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吴惠强坦言,用金钱购买劳动,这样的做法在西方家庭很常见,不过他们是有整体设计和理念的,不是局限在做家务就有钱领这一方面,“比如我认识一个以色列家庭,妈妈带着3个孩子。她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劳动赚取报酬,不过孩子在家吃饭、睡觉,也要支付一定的生活费。”
吴惠强建议,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商定,哪些是爸爸妈妈应该做的,哪些是孩子该做的。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参与进来,让孩子体会到劳动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