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2版:全民阅读·重点报道

遂昌一天,穿越400年(上)
心里揣着桃花源的汤显祖,劝农、打虎、铸钟,同时——

《牡丹亭》的起承转合已经打开

  10:00 君子山

  倔强的新任知县

  杭州徒然降温十度的这一天,下着冷雨,遂昌却好像屏住了呼吸,一大早还开了太阳。

  果然是一座山城。

  民居、商铺、学校、小桥、流水,你能望到的地方,高耸的青山,皆一一照顾着、包裹着。依山傍水这四个字,不是随便说说的。

  风也不那么猛烈,微微拂过,带着水汽,湿湿润润。我们故意用力地深呼吸,好像是跟眼前的山水,打了一个重重的招呼。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春天,也是这样一个晴好的上午,汤显祖从轿子里走下来,抬头,望见君子山。想来,那时山顶的绿,定是被白云稀释了一般,是渐变的浅蓝。

  他是否也是那样深深的一呼吸。

  这一年,汤显祖44岁,新任的遂昌知县。

  我们在“汤显祖年表”里,看到“履历”是这么写的:量移浙江遂昌知县。

  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到离京城较近的地区,便叫量移。此前,他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2年后,“移”到遂昌。而到广东之前的十年,他在南京任太常寺博士,负责太子祭祀礼仪的事务,也是个闲官。前临川知县本来想把他内调为吏部主事,却被他谢绝。

  这是他第N次拒绝“内部调动”,之前,他还拒绝了首相张居正。

  拒绝就算了,他还很直,上奏《论辅臣科臣疏》,激烈抨击时政,皇帝当然被惹怒了,再“贬”。于是,这么个有点倔的男人,到小县城当芝麻官来了。

  他的心情如何?

  “周公源到天,君子山在座。却笑避秦人,桃花我觑破。”从他的诗中可以揣度,看着眼前的君子山,他忽然觉得,自己简直到了桃花源,隐于此处,乐在逍遥。郁闷?至少在表面上,人们无从察觉。

  12:00 县前街1号

  心里有个陶渊明

  君子山在县城南北侧,紧靠南北二街,它的前面,便是县衙了。

  趁午休,我们走了进去——现在的县衙,遂昌县人民政府,县前街1号。“这个地方,县志里记载一直没搬迁过,以前汤显祖也在这里办公。”遂昌县社科联主席朱旭明坐在窗边,看着远方的山,笑着介绍。

  这个巧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为如今已经没有任何遗迹保留。整个县府大院,也没有任何标识,只有老房子的结构,地面复古的印花砖,透露着一些老旧的味道。

  汤显祖当年的办公室,看得到那座山吗?

  “满堂溪谷风松,舷歌嗒尔,时忽忽有忘,对睡牛山齁齁一觉。”看来,他是看得到的,而且很惬意,睡个午觉,梦一场,做完公务,继续写剧本。他在这里,把之前在南京写的初稿《紫箫记》,改定为《紫钗记》。

  紧接着,《牡丹亭》的“大纲”,也已经在他的脑子里开写了。

  但是,我们隐约在汤公那一声呼吸里,听到了一点点叹息声。

  虽然他的心里装着一个陶渊明,但眼前的遂昌,山色空蒙之外,学舍、仓庾、城垣,俱废。而且,赋寡民稀,虎入民舍,盗贼出没。他为这座城的担忧,更是压在心底的一块石头。

  他的为官作风,在被贬来贬去中,已经足见——刚正,喜欢针砭时弊,还被人诬蔑为“是狂权,不可近”。他在万历二十二年、二十五年两度赴京上计,途经山东滕县,县令赵邦清的善政对他的影响和启迪非常深刻,“以贫弱之滕,三年而暴富”。

  事实上,每到一个地方当官,他都在努力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

  “所至桑阴常满,城壕半乃有莲荷香……亭隧尽斥,垣树表列。宾舍有序,学士诵歌,市贾无饰,男女廉贞。休休于于,河洛之间,葱然一善国也。”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农业搞起来。

  从汉朝至清朝,班春劝农一直是地方官员的职责之一,汤显祖也不例外。每年立春前一日,他遵制率僚属迎春于郊外,祭春神、鞭土牛、向士民赠“春鞭”,以鞭春礼仪,向邑人颁布“春耕令”。

  《牡丹亭》的第八出,正是《劝农》。

  戏里劝农的,是杜丽娘的爸爸、他是一位太守——南安太守杜宝,他亲自来清乐乡劝农,看到此地的风景,不由赞叹:“美哉此乡,真个清而可乐也。”

  乡中父老很感动,到官亭迎候,官民齐声唱着: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

  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

  “这‘四清’,和汤显祖当时治理下的遂昌,我们说的‘桃源仙县’,非常吻合,他把自己在遂昌的经历,写入了《牡丹亭》。”朱旭明说。

  戏里第23出《冥判》,花神一口气点出了许多花名,其中有一种“瑞香花”,花里的故事,便是遂昌古时的一个传说:夫妻二人从广东流浪到遂昌,两人将一红一白两花,一起栽入土中,对天祷告,若是花开,便在遂昌安家。果然,两朵花发枝,开出了许多外红内白的花朵,这种花,很快开遍全县。

  上世纪80年代初,遂昌籍作家叶玉麟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把瑞香花更名为遂昌花。

  看来,汤公对此早有预料。

  13:00 遂昌县实验小学

  造一口钟唤起赖床的人

  从县政府出来,过马路,大概走了3分钟,转入一个弄堂,遂昌县实验小学,便在眼前了。

  那天,学校正在开运动会,没有上课。老师告诉我们,平时下课打铃,放的是昆曲《游园》的前奏。

  学校的楼并不高。但当年,汤显祖就在学校大门左侧,建了一所三层高的启明楼,为县城最高建筑,他时常登楼远眺,“可怜城市欲纷纷,直上层楼势入云。”

  他还放入一口钟,也叫钟楼,每天早晚敲钟报时,督促人们快点起来耕读,不要再睡懒觉了。

  虽是写写剧本、望望远山的才子型官员,办起事来,竟有些侠风。

  汤显祖到任遂昌第一年的十月,发生了老虎咬伤村童的事故。他二话没说,立即派人上街,锣鼓招募乡勇进山灭虎,但没人来应募。原来,当地百姓认为虎是受神保护的,死在虎口是天注定。

  这样的想法,他绝不同意。

  “斗大平昌,一以清静理之。去其害马者而已。” (注:遂昌最早建县叫平昌(东汉218年),东汉280年以后叫遂昌。)

  汤显祖显然是下了狠决心。

  他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发生着激烈的冲撞,汤显祖的世界里,有一个字永远占了上风:情。“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真是一刀两断语。”他深知人的生命,情的真挚,是人之为人最珍贵的所在,怎能随意抹去?

  十月十五日,他告城隍之神:“神无纵虎,吾将杀之”,表明自己决心,还亲自率壮丁到叶坞乡打虎,乡民的士气,立马被鼓舞了,官民合力,一共打死了17只老虎。

  也就是在实验小学旁,他建立了灭虎祠,还写了《遂昌县灭虎祠记》,以作纪念。只是如今,遗迹均无。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写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重点报道 b0002 《牡丹亭》的起承转合已经打开 2015-11-29 4085751 2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