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2版:全民阅读·重点报道

“撩妹”这样的词
适用于评论吗

  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可以让人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演出与不一样的观点,也增加了人们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

  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至少是一种对主流媒体的补充。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我是观众,自媒体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我的文化消费欲望。因为当你发现你的朋友群体里,其他人都在看一些什么的时候,这会形成一种参与感。

  自媒体的短小并不是问题,比如一个微信订阅号叫“好戏”,它是一群热情的文艺青年在做。比如乌镇戏剧节,很多当天的演出,当天晚上就推出了评论。它是文艺青年写给文艺青年看的,写作者本身的出发点就是一个热心观众、文艺青年的水平,它对于需要一点文化生活的人而言,是有用的。

  对于我来说,不希望看到文体特别地网络化。这跟我的年龄、职业背景有关。因为网络化文体的那种套近乎,会显得很啰嗦并且很轻佻。但我又无法——网络传播本身有它的规律。

  我在给东方早报的一个“有戏”栏目撰稿,但我发现我起的剧评的标题都不行。每次编辑都要改一个更吓人一跳的名字。太网络化的风格显然不是我的菜,所以在我自己写作的时候,对于特别流行的词,比如“撩妹”,会刻意避免用到这一类的词汇。

  而且,我也觉得这些东西未必能100%吸引阅读。拿我自己来说,我曾经有一些文章是在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别人的微信拿来推出的,它经过了重新的排版和图片的选择,使之适应手机端的阅读感受。而像上海传统的那些戏剧杂志,把我的评论文章放上去的阅读量,也不过就是几百而已。


钱江晚报 全民阅读·重点报道 b0002 “撩妹”这样的词
适用于评论吗
2016-05-08 钱江晚报2016-05-0800010 2 2016年05月0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