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的说法
“话有几说,理有几讲”;“会说话让人笑,不会说话叫人跳”……这些俗语足显说话是门技术活,是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内涵。
探讨说话问题,得先说语言。人类是凭借镜像神经元系统模仿和感知别人感受的,使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流,这些独特禀赋激励原始祖先在物种层面上自我跃升(主动脱离一般动物物种)。现代话语哲学认为人类语言(话语)是创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奥]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词语勾画意像,形成图景,触发神经感受和心性情绪,产生“良言温心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效应。话语不仅呈现思想,传送语意,还是最佳营销手段。历史上最善这手的当数三国时期的刘备,他逢人开口便是:“在下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久而久之,在世人心目中就形成了此乃刘姓皇室之正统嫡后概念。一旦形成概念,“它像伸开的鬼臂搂着人们,把他们推向原本不想去的地方。”(尼采《权力意志》)
所以说,话语力千钧。虽人人会说话,但要把话说好了,说出预期效果,确非易事,确有学问。那咋能把话说好呢?
总体而言,主要根据话语内容、话语对象和话语情境选择怎么说。
一是谁来说。话语人身份与话语力量密切相关,话语人资格要与话语内容及话语对象相匹配,即所谓的“名不正言不顺”。《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写孙权索要荆州不得而设计赚刘备入赘东吴以作人质,诸葛亮将计就计,着赵云孙乾两干将率五百兵士披红挂彩拥刘备浩浩荡荡往东吴娶亲,到达南徐州后刘备牵羊担酒拜请乔国老入见吴国太(一对老亲家),一贺二说三帮腔,最后真的让刘备娶得孙夫人。要是换了别人去说,定是棒打出门。
二是说什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阐明了“人:思维着的精神!”通俗地说,就是所有人都是有思有想的。故而不论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对象,说话者第一考虑的是要说别人很想听到的话,否则,难以达到说话效果;其次是要说于事有补的正能量话,不要整天懊丧晦气地怨天尤人,尤其是对老人小孩要多说抚慰鼓励的话;再次是要说适合具体情境的话,最最基本的是“喜事不说丧话,丧事不说喜话”;最后是要不说忌讳的话,“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百姓说“秃子面前莫谈灯”。少小时过年,为了讨吉利,大人会叫小孩年初一早上起来不说话,就是担心小孩不知道说什么为好。
三是怎么说。有户人家请客,当然有主客有陪客,陪客都到了,但主客姗姗来迟,主人很着急,随口而出:“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全到了”,弄得众人不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网聊中回复“嗯嗯”比回复“嗯”的亲和感强43%。怎么说直接关系到话语效力。
一种是真诚地说。真诚永远是博弈的占有策略。真假别人是看得出来的(不自觉地借助镜像神经元系统),说假话做假事最终是要赔本的。要真诚地说,首先要内心真诚,心不诚则话难实;要神情专注,眼神真挚,面带微笑,注视对方,不能心不在焉,顾左右而言它;要等对方把话说完,首肯对方所说,然后再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一种是正义地说。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话语正义是正义的语态环境,是正义的思想先导。《史记》载赵王赴渑池会秦王,秦王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于是赵王鼓瑟。秦御史书作“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挺直知识分子脊梁的蔺相如不干了,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相如之浩然正气直冲云霄,传诵千古。
一种是幽默地说。幽默是智慧的语言展示,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的结晶,是一种亲和力,拉近人际距离。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智慧幽默的高手。1930年底,毛泽东有一次陪贺子珍到卫生所看病,见到一个年龄很小的红军战士,就问:“你叫什么名字?”“钱昌鑫。”“是哪几个字?”“是金钱的钱……3个金字的鑫。”毛泽东笑着说:“你姓钱还不够,还要那么多金子呀!小心打你的土豪啊!”大家哄堂大笑,原本拘谨的氛围一下子温馨起来。
一种是文气地说。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哇啦哇啦说半天,无点滴文采,着实叫人提不起胃口。要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心性追求,平时下功夫阅读积累,才能口含文气,语润华彩;要与时俱进,思量而言,创新而语,不能人云亦云,语词老旧霉变。
还有一种是无对错地说。人世间许多情形下是无绝对对错的,要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话语争锋,不要什么事情都要弄出个白或黑,尤其是对家人——家里是不讲理的地方。无对错的事,就无对错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