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k0005版:建德生活

文章导航

最美不过夕阳红
36张金婚照定格皱纹里的幸福

  最深沉的爱是什么?有人说,我不羡慕街头热吻的年轻男女,只羡慕牵手漫步的白发老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大概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画面了吧!2月5日,建德市李家镇西南部的白马村村委会门前洋溢着欢乐祥和幸福的气氛,36对老夫妇齐聚一堂。杭州市文联副主席、省摄协主席、杭州市摄协主席吴宗其,建德市文联主席丁能权,建德市摄协主席范胜利以及省、市摄协20余人走进了这个偏远山村,为村里的36对老人送上装裱精美的金婚照,并送上新春的祝福。

携手走过53个年头,多年来你就是我心中的白马

  今年75岁的何水昌是李家镇白马村的退休教师。他与妻子刘春娇结婚已有53个年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恩恩爱爱,为了这个家庭,两人都付出了许多心血。何水昌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在白马村已经是较有文化的人了。

  白马村,过去叫界头村,取这个地名是因为界头是建德市最西面的村子,再过去就是衢州上方了。后来行政村合并,界头村与长林村合并,才取名叫白马村。这里地处偏远,离市政府所在地新安江街道有50公里路,老师都不愿意来,加上当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多年不招生,教师缺乏。这才让何水昌有机会当上一名民办教师。当民办教师当时是记工分的,一天只记9分工,一年到头除去假期,只有3000多个工分。那时,一个正劳力10分工年底分红是3角多钱,一年到头也就能分900多元钱,除去口粮,拿到手一年也没有几个钱。

  何水昌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兄弟5人,每人要承担父母养老的稻谷两担多。家境是非常困难的。为了不影响学校上课,他每天早晚都要到自家地里干活,起早摸黑。星期天要到山上砍毛竹枝,每担200多斤,挑到收购站卖了,才能买回一双新的跑鞋。另外还要和老婆一起上山挖药材,何首乌、金刚刺、白木香等,挖来要晒干,才能出售给收购站。老婆每天都在生产队干活,每天6分工,早上要很早起来烧早饭。何水昌早上起个大早去山上砍一担茅草,用来垫猪栏,积肥赚工分。改革开放以后,何师母开过一爿小小的杂货店,后来又把自家的房子租给别人开饮食店。因为过往行人少,也没赚到钱。何水昌还与弟弟一起办过轻钙厂,但规模不大,也没赚到大钱,仅仅维持平常的生活。自家造房子,需要瓦片,为了节约造房子的钱,就自己开瓦窑。夫妻俩干得很辛苦,但夫妻恩爱,心中很甜蜜。在妻子看来,找了个丈夫有文化,工资又高,简直就是她心中最好的白马。

年龄差距大不是问题,一门好手艺收获你的芳心

  走进李家镇白马村郑纪茂的家,感到这家的主人特别能干,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东西放得整整齐齐。郑纪茂今年已经是83岁的老人了,但身体健康,很有精气神,很健谈。谈起他的婚姻,他感到很自豪。他的妻子饶冬兰,比他小11岁。当问及年龄差距这么大,两个人怎么就在一起了呢?郑老说,他年轻时是做木匠的,27岁那年,他来到后来成为他岳父的这个家里干活,因为他手脚勤快,手艺精湛,受到来他妻子家玩的外婆的欣赏。外婆就问女婿(后来的岳父),这小伙子人不错,不知有没有结婚。得知小伙子没有成家,就对女婿说,“我看你把女儿嫁给他算了。”外婆开口了,女儿女婿也同意。当时手艺人吃香,吃别人热的,拿别人冷的。笔者也问了饶冬兰,当时是否同意。她说:“起初我是不同意的,但父母同意,我也没办法。

  后来嫁给郑师傅,饶冬兰才发现这个木匠很聪明,什么事情只要看一眼他就会做。平时勤奋好学,肯钻研。懂得心疼人,因为两人年龄差距大,他总是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她,爱护她。郑纪茂没有正式跟师傅学过,做木匠手艺完全是靠自己钻研。他会做大木,即造房子等,也会做小木,即做家具农具,他还会做风车。风车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不合格,麦皮谷衣就吹不出去,还可能把麦子或谷子吹出去。他木匠做到50岁,后来到乡办企业刀具厂上班,直到刀具厂倒闭。他回到家里,继续为别人加工木器,另外做些田里的农活。说起自己的身体,郑纪茂非常自信,他说“我们结婚已经56年了,再过几年,我就可以达到钻石婚了,我完全有这个信心。”采访结束时,郑师母对我们说,郑老平时有空就学习,字写得很好,村里很多对联都是他写的。郑纪茂无论对家里人还是对村里人都非常热情,就像冬天里村头那口温泉一样,给人非常温暖的感觉。

  白马村整个村子呈带鱼状分布,村民居住比较分散,要想把老人集中在一起很不容易。为了更好的服务老百姓,摄协会员结合村里的网格化管理,采取分片上门为老人们拍摄金婚照片。拍摄分两天进行。从建德市区到白马村里,开车都需要一个多小时。虽然那几天温度都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但是大家都起得很早,力求能为老百姓多服务一点。老百姓看到摄影师一到,又是梳头,又是整衫,甚至开心地说:“我结婚都没有拍过照片,现在赶上好时候了。”当摄影师要为他们带上大红花的时候,有个老人还不好意思起来:“老都老了,孙子没有结婚,我们又结婚了。”

  这些金婚照片被放大冲洗,装框裱载进村里。村里的老人们早已经排排坐等待着。摄影师们为老人们挂上寿带,愿他们健康长寿。来参加活动的领导们为老人们递上他们幸福时刻的留影,愿他们天长地久。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建德生活 k0005 最美不过夕阳红
36张金婚照定格皱纹里的幸福
2018-02-13 钱江晚报2018-02-1300007;钱江晚报2018-02-1300009;6563206 2 2018年02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