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终极问题的讨论,都是有益的
路内 (作家) |
对于路内来说,2017年无论如何都会在他的人生里留下一抹浓重的痕迹。
这一年,他的《花街往事》出了英文版;他亲自操刀将自己的短篇小说《十七岁的轻骑兵》改编成电影剧本,11月同名电影已经杀青,预计2018年将会上映;最重要的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病逝。
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小说家的路内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关心得最多的,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死亡”。
无论是路内的微博还是朋友圈,这一年里他的目光始终都追随着当下社会上的热点事件。事件越是攸关生死,他的注视就越是长久。然而他又很少与人谈及这个问题,因为“从文学角度,永别很难被讲述。从社会角度,我们社会要面临的问题和热点太多,最后的24小时往往会被省略掉。”
在路内看来,文学一直在讨论这些终极问题,甚至在有些时候会显现出玄学的一面,也因此不一定能被读者理解,但路内认为,无论是文学层面的讨论还是社会学层面的讨论,都是有益的。
2017年,李敬泽的《青鸟故事集》、毕飞宇的《小说课》、张莉的《众声独语:70后一代人的文学图谱》、梁鸿的《梁光正的光》、熊培云的《慈悲与玫瑰》都是他读过的书,而这些书也出现在春风悦读“60好书”的榜单之上。
“春风的书单感觉一直是很全面的,有‘阅读感’,而不是唯文学唯学术的。这应该也是本奖的宗旨。”路内说。这份书单也勾起了他阅读的欲望:“巫鸿的书我一直读,但《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这本没读到。几位中国当代女作家的书,乔叶、鲁敏、任晓雯、周晓枫……我也很想读。感觉去年是中国女权被谈论得很多的一年。”路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