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23版:教育·作文课

扬伟人精神,树厚德之人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十年特色育人之路侧记

  走进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远远地就能看到周恩来总理的铜像,旁边是一块“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名录碑。这个专门为纪念周恩来总理建造的周恩来铜像纪念广场,是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开始的地方。6月22日,细雨霏霏中,该院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周恩来邓颖超秘书、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炜,周恩来邓颖超警卫秘书、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高振普等周恩来邓颖超亲属、身边工作人员。这所以水利为主要特色、大土木类专业为主体的高职院校为何能聚集这么多重量级嘉宾的光临?记者走进该校,探寻伟人与这所学校的故事。

  新生第一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07年前,少年周恩来在课堂上郑重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中华民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学生而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永不过时。

  “开学后的班会活动,班主任就把我们带到周总理铜像前,告诉我们要首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第十届“周恩来班”班长邓洲说,“我们从进校开始就为入选‘周恩来班’、‘邓颖超班’而努力,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6月22日,第十届“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命名仪式上,赵炜等嘉宾向新命名的“周恩来班”、“邓颖超班”授牌,并赠送了周恩来、邓颖超画像以及纪念章,书画书籍等。能见到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同学们都很激动。邓洲说,能从总理身边人的手中接过这份荣誉,“自豪感爆表”。每年的“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命名仪式已成为学院的重要文化活动。

  周邓故事在校园

  伟人精神永流传

  “周总理不愿意做新衣服,衬衫这里(肘关节)都磨薄了,也不愿意换,我们和裁缝师傅只好想了个办法,把这里挖掉,补上同色的布,今天看来我们那时候还很新潮,现在有的人还特意用不同颜色的布在这里补一块。”高振普话音未落,台下掌声一片。

  对同学们来说,周恩来、邓颖超不仅是令人仰望的名字,更是他们熟悉的“周爷爷邓奶奶”。学院广场周恩来铜像落成,并栽种下伟人生前最喜爱的腊梅花和海棠花,“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历届名录镌刻于石碑,教室里悬挂起周恩来、邓颖超画像……点点滴滴都体现了学院师生对伟人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伟人精神早已转化为学校的优良风尚,转化为团结合作、永远奋斗的学风校风。”学院党委书记江影介绍说,现在每一个学生都能讲几个自己喜欢的伟人小故事,女生们还爱看两位伟人“纸短情长”的情书。“每当我们在学习、生活、实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们总会想到总理的故事,想到他在民族危难之际克服无数困难,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这点小困难算什么呢?”

  校园里,同学们用ppt设计赛、文艺表演、诗歌朗诵等形式自发学习伟人精神,积极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走进敬老院送温暖、到民工小学开展爱心支教、到社区宣传核心价值观、在校园进行变废为宝环保活动、下乡村绘制“五水共治”文化墙等。

  这里培养了大批人才

  学生个个都是香饽饽

  “我从‘周恩来班’毕业,会永远记得自己是一名水利人,学习伟人精神,奋发努力。”

  2009级水利系毕业生饶瞬说,听说学院举办第十届“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命名仪式,特意给以前的班主任打电话,表示祝贺。饶瞬虽然是90后,但已是丽水市缙云县水利局的技术骨干。在各项水利技能比赛中名列前茅。

  “感谢母校,母校给了我创新创业的最初动力,伟人精神让我谦虚好学,不断进步。”第七届“周恩来班”毕业生季天华在校期间就开始了创业生涯,如今,他的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职业规划更加清晰。

  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或专注于专业技术本身,或勤奋创业,“母校给了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王同学说,大一进来以后,同学们就认真学习,苦练本事,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

  “学生综合素质高,毕业生我们都是‘抢’的。”长期从事招聘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每年他都会到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进行校园招聘,学生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招进来的,工作两三年就能在岗位上展露身手,刚刚毕业的学生,我们也很欢迎,非常踏实。”

  教育的核心是人,在培养人才的道路上,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老师们说,教育是一条不断向前的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文 潘建萍 金薇薇 通讯员梁莹


钱江晚报 教育·作文课 a0023 扬伟人精神,树厚德之人 2018-06-29 7650477 2 2018年06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