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小时·人文读本·晚潮上榜

常向诗中觅桃花

  我已经有好几年不看桃花了。记忆里,桃花的花期很短,短到很多人“去不去看”还未决断、蝴蝶蜜蜂还没来得及围观,它已经谢了。

  在我小的时候,村子里有两座山分别以桃花、桃子命名,甚至老屋门前就有两棵桃树。每到三四月间,桃花妖娆,灿若晨曦,红粉腻,娇如醉,衬着桃树下翠色欲滴的马兰头,美极了。

  许是为了让我们留住儿时的记忆,几年前,父亲又在院子种了三棵桃树。只是如今清明已过,桃花想必也已开落了吧。于是,我把心思转向书本,在古诗里找一朵半开或者全开的桃花。

  人世间的桃花总有开落的时候,但是诗中的桃花可以四季不败。从三千年前的《诗经》到今人的涂鸦之作,写桃花的诗比比皆是。

  诗人看花,不必选特定的地点。庵堂前,荒山上,野水边,无处不有他们的影子。桃花也是洒脱,百叶、千叶,什么样的都有。不管有没有人驻足停留,不管有没有人懂得欣赏,它们开得自在,开得高兴。这桃花有开得早的,如“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也有开得晚的,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古往今来,写桃花的诗人很多,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对桃花的欢喜出奇一致。好些诗人写完一首,觉得意犹未尽,提起笔来又是好几首。

  号称香天居士的白居易便曾写过许多首与桃花有关的诗:“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想来,此时的诗人一定触景生情了,不自觉地与桃花说了一段心声。

  然而,空有风景不成盛景。《红楼梦》里,林黛玉的《桃花行》以桃花自喻命薄,景为情设、情为景融,通过一组组对比将人与桃花的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则通过设置“寻春偶遇”和“重寻不遇”两个场景,以桃花之美衬托佳人之美,尤其“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流传甚广,还被后人编成了小说。

  关于桃花,多有典故,其中最动人的还是息夫人的故事。

  王维的《息夫人》诗云:“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诗中句句叙事,句句都是情语。

  相传,息夫人因长得“人面桃花”又称桃花夫人,本与息国国君息侯情深意笃,后来息国被楚国攻陷,她被掳入楚宫。息侯思念成痴,在郢都手捧桃花,沿街高呼:“桃花归来兮。”

  当桃花夫人从一老婢处得知街上“有一个疯子哭桃花”时,连忙追问详情。后在老婢帮助下,息夫人与息侯相见,二人密计潜走,楚人追来,他们跳涧而亡。后人在他们溅血之处遍植桃花,并建了桃花夫人庙纪念他们。

  情深不过桃花,这情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当年,汪伦为了与李白一晤,发信邀请:“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闻言,喜出望外,到了才知桃花只是水潭的名字,万家酒店也不过是万姓人家开的酒店。但李白深感汪伦的盛情,并不觉得被愚弄,走之前,还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细水流。读着古人的诗,我常作遐思:如果我是唐宋年间一个轻舟作伴、骑马踏春的士子,有一片桃园就再不走了。搭一间小小的茅庐,埋两坛上好的老酒,守着十里桃花专等朋友,岂不是好?

  □潘玉毅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晚潮上榜 a0008 常向诗中觅桃花 2020-04-12 钱江晚报2020-04-1200020;钱江晚报2020-04-1200023 2 2020年04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