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小时·人文读本·晚潮

文章导航

网上遗产

  小丽和小明是一对热恋青年。谁料天有不测风云,在婚礼前几个月,小明突然发现患了绝症,离开了人世。几年后,小丽重新找了男友,步入婚姻殿堂。就在她上网宣告自己将举行婚礼的那天,突然收到了小明的短信:“祝贺你在人生的路上重新出发。唯一的遗憾是我不在场。”

  这不是一部惊悚电影的开头,而更有可能是一幅现实世界的场景。只要人们在离开人世前留下一段针对未来的信息,如果未来触发了设定的条件,信息就会自动发放。

  如果说这种突如其来的信息还出自饱含心机的设定,那么,更平常的网上遗产已经以相当规模产生于复杂的日常。大家已经开始生活于数字社会,在社交软件上注册一个账号、每天发一些动态完全已经稀松平常。尤其是“千禧一代和数字原住民,他们生成数字化数据就跟呼出二氧化碳一样自然”。

  但是人世间又岂能全部如意?由于疾病、车祸、水火刀兵等突变猝然离世者必然依照一定的概率发生。那么,他们遗留下的网上的账号、信息等等又该如何处置?由主管平台来决定得知某用户已离世即一概删之?这应该是最不可取的方案。尤其是那些不希望他们离去的亲友,这些亲友看见这样的网上遭遇不啻于看见逝者的“二次死亡”,他们一定会奋起抗争、口诛笔伐,让那些做删除工作的人们悔不当初。

  但是那些遗产应该传给谁?则是一个极为难解的问题。

  首先,在法律意义上,那些网上足迹是否可以算为“遗产”?其次,这种继承很难按照现有的继承法操作,特别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万一发生。根据调查数据,“不到1/4(22%)的人表示不愿意让父母看到自己在社交网站上的内容,而68%的人表示,他们愿意让配偶或伴侣看到这些内容。”如此,让某些法定继承人看见这些,不也是违背了相当一部分逝者的意愿?再次,同样很关键的问题,是那些从情理上讲可以继承逝者网上信息的人要不要看这些信息。

  人与人的差别有时相去不亚于天壤:有人愿意回忆往事,从过去汲取力量;有人愿意沉迷旧迹,生活于迷离恍惚的世界;还有人则更愿摆脱泥淖,而向一个开放的未来。他们愿不愿意接受那些遗产,是甘心被羁绊还是更想无拘无束策马奔腾?这一切还真不好说……

  网上遗产之所以值得关注,更因为一个极为正常的自然过程。数字化的潮流汹涌澎湃:1999年,网络日志即博客的数量是23个,到2006年是54万个,而Facebook和Twitter就在这一年才诞生。而另外,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死亡人口998万,占总人口的7.14‰。估计这些死亡人口中有网上遗产的人数还不多。但展望未来几十年,正常离世人口的网上遗产将会急剧增加,网上遗产不得不成为新时代的新的大问题。

  人类总有相当数量的历史癖患者,上点年纪的人比例更高。但是大家也知道,过去了的一切决不可能原封不动地保存旧貌、永世长存,公墓都有讫止时间,除非事先订有续费的规定。我从小生活的村子的后山荒坟累累,但过了几代一般都无法准确追寻。保存旧物一直有成本,这也导致湮灭的自然发生。

  直观地看,网上遗产比起实物的遗产,保存应该更为合算,当然合算程度如何,还有待比较研究,但网上遗产的保存也一定存在成本,尽管其曲线可能急剧往右下倾斜。如何让网上遗产更合宜地保存流传,包括让接受者更加顺畅合理,在今天,确已成为人们应该思考谋划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英国伊莱恩·卡斯凯特(Elaine Kasket)的《网上遗产》(张淼译,海峡文艺出版社,2020年),这本别开生面的著作,认真讨论了这个问题。

  □ 卢敦基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晚潮 a0008 网上遗产 2021-02-28 钱江晚报2021-02-2800020;钱江晚报2021-02-2800022 2 2021年02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