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年轻人还“潮”的“智慧”老夫妻
医院义工一干十年
偶尔一天假都舍不得请
本报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周一早上7点10分,浙大二院门诊大厅,来看病的患者已渐渐多了起来,黄永新、朱水仙夫妇熟练地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挂上志愿者的工牌,提前出现在门诊志愿者岗位上,主动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2011年,浙大二院组建了“广济之舟”志愿服务联盟,黄永新和朱水仙先后加入,至今已服务整整10年。
按照规定,今年年满75周岁的他们即将“二次退休”,离开志愿者岗位。他们珍惜剩下的每一天、服务的每位患者,希望为漫长的志愿者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闲不下来的先进退休工人
拉着老伴加入志愿者团队
和大多数老年人不同,黄永新的微信头像不是风景照,而是一枚“功勋志愿者”奖牌的特写,这是杭州市志愿者的最高荣誉。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十几年来长达80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
2006年,黄永新从工厂退休,原本想好好享一享清福,但没多久就厌倦了每天打打牌的清闲日子,“我退休前年年是先进工作者,闲不下来的,总琢磨需要干点有意义的事情。”
他加入社区巡逻大队,当交通劝导员,参加“市民之家”志愿服务队。2011年,浙大二院“广济之舟”志愿者团队成立,他是最早加入的成员之一,还把同样退休在家的老伴也劝了过来。
周一解放路院区半天,周二滨江院区全天,周三周六还要去浙大儿院,老两口的退休生活被志愿者服务塞得满满当当,十年来请假的次数屈指可数。
“我们是当作正式上班一样对待的,办公室的小章老师排好了班,我们就严格按照排班来,不轻易调班、请假。”黄永新说,偶尔请一次假,空出来的名额马上在群里被“秒杀”,其他人很快就会顶上。
浙大二院志愿者办公室工作人员章秀兰统计过,“广济之舟”志愿者团队10年来累计招募志愿者5900多人,其中服务10年的达52位,服务5年的达113位。“偶尔的志愿服务并不难做到,但一做就是五年、十年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志愿者团队黏性高、流失少,这是我们最骄傲的一点。”
去年开始,黄永新刚退休的大外甥女也跟着娘舅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她的妹妹亦跃跃欲试,大家庭内部就丝滑地完成了新老交替。
玩转智慧医疗功能
比年轻人还要“潮”
九点多,医院各个部门都进入了有序而忙碌的状态,黄永新夫妇源源不断为患者做引导,忙得喝不上一口水。
一位30多岁的男士花了长时间都找不到线上核酸检测的入口,黄永新十秒钟帮忙搞定,令其佩服不已,“大伯你真‘潮’,我还没你们会弄。”
一位阿姨排队打印报销的发票,朱水仙告诉她“支付宝-浙江财政票据-我的票据”里有所有电子发票,她可以自行打印,或者报销时直接提供条形码,不需要浪费时间排长队。
黄永新夫妇当志愿者的十年,正是浙江省智慧医疗事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们见证、参与了智慧化医疗的落地和完善,彼此互相成就、共同成长。
还记得2012年,浙大二院第一批自助挂号机“上岗”,当时患者都还不熟悉自助机的操作,志愿者们不厌其烦,一对一引导。
“那时候压力是很大的,我们自己要先上岗培训,那么多步骤、功能,全靠死记硬背记在脑子里。别人问我,如果我都不知道,那要难为情的。” 朱水仙回忆说。
现在,医院的自助挂号机更新换代了好几次,他们对每一代、每一台机器的功能都了如指掌。老两口是志愿者中的“学霸”,总是第一时间学习就医流程、机器系统、线上功能的更新和调整,每次还要用自己的市民卡和手机先试过一遍,才放心指导病人。
黄永新觉得,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互帮互助、互相馈赠,“我也在自我提升啊,如果不当志愿者,我可能就用用老年手机,除了拨拨号什么都不会。现在我水电费、煤气费、银行转账理财,全都是手机操作。”
这十年来听到的“谢谢”
比前半辈子总和还要多
一上午忙活下来,夫妻俩除了上几次厕所、喝几口水,几乎没有坐下来休息过。到了饭点,他们终于可以掏出手机回回微信,和其他志愿者们聊聊天。
章秀兰说,围坐在一起吃盒饭是“广济之家”十年如一日的传统,“大家聚在一起吃饭,既可以增进志愿者之间的感情,还可以交流一下工作心得,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改善。”
有时他们也会交流一些被患者误解的情况,但又都说,什么委屈,都可以被简单的“谢谢”二字消解。朱水仙说,这十年来听到的“谢谢”,比前半辈子听到的加起来还要多,“要说是什么支撑我们坚持下来,那就是病人每一句‘谢谢’了。”
有一次,黄永新看到一个老人在门诊大厅步履蹒跚地转了两圈,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嘴巴自言自语,似乎在寻找什么。他赶紧上前询问,老人家你要到哪里去,你在找谁?老人说他要找女儿回家,说完又要往外走。
他回想起科普培训课上阿尔兹海默症的症状,发现正好和老人的表现对应上,马上拦住他,将他留在原地劝慰。过了十几分钟,一个中年妇女焦急赶来,一见到老父亲就带着哭腔埋怨,“叫你不要乱走,不要乱走,我去付下钱就不见了,把你弄丢了我怎么和家里人交代啊。”她失而复得的神情和感激不尽的道谢,让黄永新充满了成就感。
当志愿者期间,朱水仙在浙大二院做了一次手术,医院推荐了最好的专家给她,医生还叮嘱护士,“这是我们医院的志愿者,一定要好好照顾。”
她心头一暖,这不仅是一份关爱,更是对她志愿者身份的认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