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小时·你好,都市区

从靠天吃饭到另辟蹊径
村民打开全新生活圈

  从靠天吃饭到另辟蹊径

  村民打开全新生活圈

  凌晨三点,舟山国际水产城码头,渔船靠岸,分挑、过秤……每台机器上,每小时300个快件被打包。

  热火朝天的忙碌,只为将渔获更快送出。这些年,这座曾经被海包围的城市,已经向外伸出了触角。甬舟铁路开工建设,舟岱大桥主体贯通,鱼山大桥、秀山大桥、富翅门大桥、舟山本岛东西向快速路建成通车,百里滨海大道顺利推进,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物流进入,敞开和包容的格局,推进了渔获上桌的速度。

  48小时内,舟山渔船甲板上的渔获,将被送达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然而以往,渔民大多只负责外出打渔,怎么卖,几乎从未想过。“80后”渔三代张磊,却想让他们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在张磊的老家舟山衢山岛,这里的1000多名船老大撑起了整个舟山渔业产值的30%。

  张磊的父亲、爷爷都是船老大,当张磊提出想回家卖鱼时,父亲的第一反应,是要与他断绝关系。

  和其他渔民一样,在张磊家,“子承父业”是不被允许的。读书,走出去,告别在海上讨生活的日子,才是出路。

  2009年,张磊顺利拿到日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留学生。后来,张磊还是决定回家“卖鱼”。最初他把主市场放在宁波,跑到写字楼下发传单,以预售的方式,将甲板上的新鲜渔获,直接卖到顾客手中。这样的模式,当次就接了100多单。但在父亲眼中,张磊的想法极不靠谱。

  然而,这些年舟山在变。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2020年,舟山实现远洋渔业经济总产出305亿元,远洋渔业基地集聚了近300家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远洋自捕鱼输入口岸和主要加工地区。渔民的经营内容,已由单一捕捞向捕捞、加工、物流、贸易等综合经营拓展。张磊又有了新的梦想:与衢山当地合作,推动渔业数字化进程,集中打造电商平台,提升渔获和渔民的价值。

  不过在面朝大海的舟山,并不是所有村庄,都能享受来自海洋的馈赠。

  十多年前,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还是个深藏在北部山坳的无名村庄。周边工厂少,村里良田少,为谋生计,村民除了外出打零工外,就靠砍柴、砍树赚点钱。

  回忆起当年的苦,52岁的袁婵娟用一句话总结:不管男女,婚嫁都是难题。

  一个村庄的转机,往往需要一个领头人。修路、修房子、装路灯……颇有闯劲和干劲的新建村党总支书记余金红,带领村干部让村子大换新颜。当她提出办旅游、搞文化,即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时,正为发展苦寻机会的袁婵娟一家,打算试一试。

  2010年底,重新修缮设计老房屋后,袁婵娟作为家里的大姐,带头办起了农家乐,取名“画春园”,从一套桌椅碗筷做起。“那时候村里鼓励大家修房子、办农家乐,还给了我们一定的补贴。”让袁婵娟都想不到,新建村慢慢被唤醒,村庄绿了,人气旺了,村里陆续与中国美院、华侨大学等27所院校开展密切合作,结合海岛特有的自然景致,推出了南洞艺谷,建成了集户外拓展基地、火车休闲广场、渔人码头等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观区。而画春园的生意,也从一桌,变成了4桌、8桌、20桌……

  这些年,新建村陆续收获“全国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近5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80余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7亿元,户均收入超50万元,并入选联合国人居署低碳发展乡村规划案例。

  如今的画春园,已经是名声在外的网红打卡点。盛夏时节,摆放着木制桌椅的小院里,凉风习习,四周青山葱郁,鲜花点缀。

  美丽经济,在舟山是一本算得清的账。

  目前,舟山已建成景区景点74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从原来的14加增加到31家,新创建省级景区村庄43家,其中3A级景区村庄6家;旅游类特色小镇创建单位3家;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8家;海岛休闲示范点32家。

  海岛山乡,早已春暖花开。


钱江晚报 小时·你好,都市区 a0008 从靠天吃饭到另辟蹊径
村民打开全新生活圈
2021-07-21 钱江晚报2021-07-2100020;钱江晚报2021-07-2100024 2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