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小时·人文读本

考古的快乐

  考古是苦并快乐的工作,也是一种别样的生活。上世纪90年代,我参加过几次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的发掘,至今记忆尤深。

  考古的苦,众所皆知。

  一是考古周期长。一次考古发掘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家里照顾不到,来回奔波疲劳。

  二是每天工作时间长。常常早晨六点多就开始工作,到晚上六七点才收工,中午简单吃个饭,没有午休时间。

  三是野外挖掘条件艰苦。太阳是“亲密的伙伴”。一位老师隔了一个多月回家,家里小孩都不认得他了,对着他“哇哇”大哭。

  四是清理墓葬很辛苦。这是个精细活、是练蹲功的活,一般要经过清理、拍照、绘图、编号、提取器物等程序,容不得半点差错,把珍贵的器物弄坏就是罪人了。

  但是,考古除了苦,剩下的就全是快乐了。

  考古最大的快乐是发现一个高规格的墓葬。

  良渚文化遗址的墓葬出土器物,主要有玉器、石器和陶器等,虽然这些器物尽归国家,但能第一时间看到,也是一种享受,清理的时候更是倍觉自豪和神秘。想想四五千年前的先人们怎会有如此智慧和精美工艺?这些玉器的材质又来自何方?

  记得1995年在发掘海宁市郭店镇佘墩庙遗址时,发现了一个豪华墓葬,我们既开心又紧张,开心的是发现“宝”了,紧张的是担心墓葬晚上的安全,因为当天是清理不完的。我们加派了保安通宵值守。

  当时我是这样记录的:

  1995年6月11日

  因为昨天快收工时发现了一只大墓,所以早晨6时就起来清墓,是T5坑内的M12墓。大致清理后感觉此墓规格较高,是这次发掘以来最富有的一个墓,我们那个高兴啊激动啊!墓中共有3块玉壁(其中2块较大)、1件耘田器、2块纺轮(为良渚墓葬所少见)、30多颗玉珠、8块石钺、4件陶器、几个玉坠和1个双鼻壶等。

  此墓的发现惊动了浙江省文物官员和专家。早晨10时许,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省考古所所长等都来看出土的器物,海宁市的分管副市长陪同前来。

  昨天,(省考古所)领队刘斌老师有些紧张,怕晚上出事;今天,他开心了。

  其次,考古的快乐还在于暂时不用过单调和规矩的生活。

  其时,我从杭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海宁市博物馆不久,心里有些落差,呆在办公室既苦闷又无聊。野外考古让我有了一个相对自在的新天地,可以享受清风、享受淋雨,可以仰望蓝天、注视大地;而且,考古让我重温了大学时代的集体生活,除了带队的老师年龄稍长,大多是刚大学毕业或省考古所聘用的年轻人。在下雨天停工或晚上休息的时候,我们一起打牌、聊天,或者冒着小雨去摸鱼、抓黄鳝。当然,最让我们难忘的是请来的阿姨烧的红烧肉,真真香酥可口。那以后就没有再吃到那么好吃的红烧肉了。

  以下是我《考古笔记》中的一段,很有时代感(没有手机的生活):

  1995年6月21日

  早上6时起床,天上下着小雨,知道今天干不成了。吃过早饭后一直看书——《大众生活》《江南警察》。他们几个在那儿看录像,我不想看,和人打牌,打到吃中饭,大赢,开心得很。饭后先听浙江文艺台的“岁月淘金”,是谭咏麟、梅艳芳、杜德伟等一些老歌星的歌,很棒;之后看了一本录像——《中国霸王花》,较滑稽。晚上接着打牌。9时许,在辛晓琪的歌声中入睡,在金乌龟(一种昆虫)的嗡嗡声中入睡,在红烧肉的余味中入睡。

  再则,考古的快乐产生于和当地村民的接触和交流,他(她)们身上的单纯和快乐感染了我们。

  一般文化遗址的发掘,上面都会有50公分左右的表土层,这部分的泥土需要当地农民协助挖掘。在1993年4月海宁市狮岭乡大坟墩遗址发掘的时候,我记得和挖土大妈们有如此的对话:

  我:“你们几个名字中都有一个‘宝’,真是‘活宝’挖‘死宝’啊!”

  大妈们笑着:“是的,我们都是‘宝’;不过,有一个不是‘宝’。”

  我问:“哪个不是?”

  大妈们指指一个50多岁的女子。

  我问:“她姓什么?我来给她取个带‘宝’的名字。”

  大妈们说:“她姓金。”

  “噢,金元宝。”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大妈们大笑,说:“你这个柴草人,草包(宝)!”

  有一天,我发现有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我们工地上玩,她红红的脸惹人喜爱。太阳出来了,我们躲到桑田里,小女孩依然坐在探方边晒太阳。我们叫她,不理我们,像一个小小的思想者。一会儿,她在探方边上挖泥巴;一会儿,又跳跃着去河边的芦苇丛中采芦苇尖。她独自行动,自由自在。我想,在她的心中,可能只对大自然感兴趣——结实或疏松的泥土、河边的鲜花或芦苇……从她这儿,我看到了可爱的童年,是那样无忧无虑,“没心没肺”。

  大坟墩遗址发掘的现场主持,是省考古所的赵晔老师。赵老师后来还专门写了一篇《海宁考古回眸》,记录他自1988年始在海宁参与或主持的几次发掘及他在工作、生活、爱情上的美好回忆。

  最近,听说赵晔老师依然带队在海宁发掘——几十年如一日,实在是太厉害了。我想,他本就黑黑的脸庞可能更黝黑了吧!

  □ 柴伟梁

  副研究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眉轩香影陆小曼》等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 a0007 考古的快乐 2021-08-15 钱江晚报2021-08-1500015;钱江晚报2021-08-1500017 2 2021年08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