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图宋刻本
《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推荐人:浙江省图书馆馆长 褚树青,古籍部主任 陈谊
《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目录页 |
浙图宋刻本
《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推荐人:浙江省图书馆馆长 褚树青,古籍部主任 陈谊
宋代历朝名臣传记在这里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宋版书被历代藏书家视为珍宝,明清时就有“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
当时的浙江地区是全国刻书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资治通鉴》《鱼玄机诗集》等,都是宋代浙江刻书。
大名鼎鼎的《四库全书》,7.9万卷就藏在浙江图书馆,除此之外,馆里还有不少宋元刻本,都收入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比如《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
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又叫《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二十七卷、中集五十五卷、下集二十五卷,作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编者杜大珪是南宋中期四川眉山人。
这本书收录了宋代历朝名臣的传记,包含墓志铭、神道碑、传记、行状等文章254篇,展现了宋代“国朝人物之盛”。其中欧阳修的文章36篇,其他如范仲淹、范镇、王安石、宋祁、司马光、苏轼、苏辙、秦观、朱熹等人的文章,数量不等。
有部分文章仅存在本书中,比如卷七范镇的《宋景文公祁神道碑》一文记录了宋祁的遗言,《宋史》等文献中都没有记载。
嘉祐六年(1061年)夏,宋祁临终前对弟子范镇说,希望死后不受赠与、不为子孙求恩荫、不请谥、不立碑等,范镇将遗言转告朝廷,朝中诸公“相顾戚然”,体现了宋祁清廉为官的气节。
这些内容保存了珍贵的史料,是本书的独特价值。
宋刻本《名臣碑传琬琰集》在海内外有多个藏本,浙图这一藏本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第一册封面有一个红色木戳印章: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浙江巡抚三宝送到孙仰曾家藏。
这是清朝修《四库全书》时,书被送到京城的标记。研究四库学的专业术语,叫“进呈本”,就是说《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是以这个版本为底本的。
清代中期,这套书流传到孙仰曾家。
孙仰曾是杭州人,父亲孙宗濂是有名的藏书家,家中有藏书楼,名为“寿松堂”,其中有不少宋元善本。
乾隆三十八年(1711年),为修《四库全书》,乾隆下诏向全国征书,浙江献书数量为全国之最。孙仰曾也拿出了200余种藏书。
晚清时孙家后人孙峻也是爱藏书之人,曾帮助丁丙编撰《武林坊巷志》《武林掌故丛编》《善本书室藏书志》等。战火中损毁的文澜阁重建后,孙峻就在文澜阁掌管图书,直到清朝灭亡。他还著有《文澜阁志》。
战乱中,“寿松堂”藏书也损失十之八九,《名臣碑传琬琰集》也遗失了。孙峻后来找了回来,十分惊喜,请人特意画了一幅《岁暮归书图》,俞樾、丁丙、张宗祥等人先后有题咏,俞樾在诗中记录了这套书的坎坷命运。
今天,这套书收藏在浙图善本书库中,书前附有一张“善本书简表”,注明了收购价是3000元,时间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夏。 本报记者 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