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中心15元能吃到一荤三素,饭还管够
每天中午,这家店都被挤得满满当当
开店十年的老板娘
只想慰藉“辛苦人”的胃
本报记者 边程壹 王柯宇
![]() |
花15元,能在杭州市中心吃到什么?
“一杯奶茶”,“吃碗面”,“大概率吃不饱”……
但在百井坊巷上的一家快餐店,15元能吃到一荤三素,米饭还管够。
“就是那种热气腾腾的小店,你们的小时小店记者可以来看看。”接到读者推荐后,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这家位于百井坊巷33号的小店。
傍晚时分
30多平方的小店坐满了人
昨天傍晚,记者来到这家位于百井坊巷33号的小店。
正值饭点,30多平方米的小店内坐满了人,他们大都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着荧光工作服,埋头吃饭。“外面冷,快进屋坐。”“来块红烧肉吧。”老板娘金姐(化名)一边招呼客人,一边麻利地打菜。打菜处,餐盘有二十来个,有荤有素,荤菜有红烧狮子头、鸡腿、梅干菜扣肉等;素菜有酱爆茄子、炒豆芽、炒花菜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下午五点半不到,炒土豆片、白菜等餐盘已经空了一大半。
这几天生意都这么红火吗?
“受到疫情影响,最近中午都没什么人。”金姐坦言,昨天凑巧生意好,附近工地上的工人来店里一起吃晚饭。
向晚报推荐这家店的读者朋友说,如果没有疫情影响,一般上午11点来这里,就能看到30多平米的小店,6张长方形的桌子周围,已坐满了人。店门口一扇半开的门,半侧着身子的食客们在这里出入得很从容。
小店没有响亮名字
来的都是干体力活的
店真是朴素。这个店甚至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加持,“快餐小炒”这四个大字就能概括出所提供的所有餐品。
老板娘金姐(化名)不停地说着:“饭管够啊,不够的还可以加。”大部分食客闷头吃饭,也有一些食客抬头望了望金姐,微笑示意。打饭和收银的工作由金姐负责,打菜的工作则交由金姐的弟弟。
店里快餐有3种类型,全素11元,一荤三素15元,二荤二素20元。不忙的时候,店里还提供一些盖浇饭。
负责炒菜的,是金姐雇的一个师傅。“请专业的厨师太贵了,我们只能请一个来帮忙的师傅。”金姐说。
最受大家喜爱的快餐类型,就是一荤三素15元那种。
装修工人孙师傅花了15元正在默默填饱肚子。“我就是在附近搞装修的,在这边吃了有小半个月,选来选去还是一荤三素15元最好。来这边,也是工友介绍的,我们干体力活的饭量大,这边能够吃到饱,很难得了。”
孙师傅很享受这一刻,他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好多是和他一样的工友:“大家都不太聊天的,吃吃也快,吃完还要去干活。”
“来我这里吃饭的大多是搞装修这类干体力活的,很少有坐办公室的人来吃。每天最忙的时候就是11点到12点,晚餐人会少很多。”金姐说,干体力活的工人大多早饭吃得早,体力消耗大,所以饿得也快:“我们这个店就是想给大家做到实惠一点,不用花多少钱就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
房租涨了许多
餐价却不怎么涨
“来我这里吃饭的都是工作很辛苦的人。”
55岁的金姐是杭州双浦人,经营这家店已逾十年。店里员工还有金姐老公、弟弟和妹妹。十年里,房租已经涨了许多,一荤三素的价格从三年前的8元涨到15元,之后就再没涨过。
这样做生意能赚到钱吗?
“来我们这里的很多都是工作很辛苦的人,有些是大老远跑过来的,只为吃饱饭。今年猪肉价格下来了,赚点辛苦钱,往年真的是没多少赚头,坚持下来很难……”金姐说。
在店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还碰到了拉着行李箱来吃饭的食客。一问,是因为工作原因刚回到杭州,一下车就想来快餐店吃饭。
这样的老粉,在金姐经营十年时间里,有不少。虽然金姐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每次来到店里,都会像老熟人一样的聊两句近况。想必,这也是金姐能始终坚持开店的原因之一吧。
快餐店旁有许多家餐饮店、烧烤、海鲜……在如今的餐饮市,金姐的店还能坚持多久?
金姐没想过这个问题。
在她眼里,55岁的年纪还能发挥余热,能让附近干体力活的兄弟们有个地方能吃饱就是慰藉。
金姐说,这家店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也并不想红遍街巷有大把食客,“维持现状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