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哭声”近在眼前
消费灾难太没底线
东航飞机失事,很多人沉浸在担忧与悲痛中,但一些人的行径却令人厌恶之至。他们或造谣,或乱转发没有事实依据的图片和信息,或者蹭热点推销自己的产品,如逐臭之蝇在伤口舔血。
对于此等行为,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们予以驳斥。
消费灾难
是往失联人员家属的伤口上撒盐
本报评论员高路:东航失事飞机搜救备受关注,种种谣言、假消息、所谓的专业人士,以及一些营销账号也如影随形,分外活跃。飞机失事以后,短短一两个小时,网络上竟出现了近20位自称没登上该航班的“幸运儿”。
而经记者多方采访求证,目前可以确认,真正没登机的只有两人。那么其余的十几位所谓的“幸运儿”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不排除这些人是借着事故来蹭流量。自编自导自演,骗取同情和关注,这就有点邪恶了。
还有一些营销账号,借着事故推销起了人身保险;某楼盘一张“愿MU5735航班的亲人平安回家”的海报也在网络流传,上面还附上了楼盘案名、电话、地址。以为自己很高明,其实很拙劣。
现场还在搜救,调查刚刚起步,然而,在事故发生还不到半天的时间里,网络上已经开始流传各种臆测的“坠机原因”,有很多所谓的专业人士分析飞机失事原因。事实上,飞行事故有一套严谨的调查机制,复杂而漫长,怎么可能仅仅凭几张图片、几段视频就得出结论?如果这么做,那只能说明下结论的人本身是不专业的。对这些人来说,也许这个时候,是非对错并不重要,能说点啥,一语惊人,尽快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才是最重要的吧。
灾难来临,蹭热点已经成为一些人的惯常操作——可以在短时间里聚集大量的流量,可以骗取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的点击关注。在其背后,其实是一条黑色的利益链在涌动。这都是吃人血馒头、消费灾难,是往失联人员家属的伤口上撒盐。
更重要的是,谣言和无端的猜测会干扰调查的顺利进行,所谓想象与真相的距离,就是在为下一轮谣言的出现埋下伏笔。
“守住底线管住嘴”是起码的要求,如果做不到,管不住自己的嘴,甚至刻意制造散播谣言,那就需要启动惩罚机制,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少些随意转发
多点人文关怀
本报评论员项向荣:在此次事件中,除了一些造谣或借机营销的行为要被谴责外,对于某些未经证实的图片、视频和信息,随意转发的行为,我们还是要喊暂停。慢一点、等一等,恐怕更妥当。因为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也会对相关当事人造成伤害。
甚至还有人成为始作俑者,录制家属在机场现场痛哭的视频,不顾对方意愿,强行对话。当事人本已沉浸在极度悲痛中,这些“看客”“主播”,有给当事人应有的尊重吗?到底是想引发什么效应呢?简直是捅刀子。
这样的行径为人不齿。在对灾难的记录中,除了追问事故背后的原因,告知人们如何防范灾难外,同时要给予人们人文关怀,这才是意义和价值所在。
请彼此好好生活
不留遗憾
本报评论员陈江: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航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坠落。惊悉这个令人不敢相信的消息后,不少人彼此之间询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你在干吗?”
这一声询问,联结起事件与事件之外的所有人。可以说,这是震惊中国的日子。它终结了2010年8月24日伊春空难以来,中国民航4227天的飞行安全记录。机上乘客123名,机组人员9名,对他们及他们的骨肉至亲来说,这本来平常的日子,突然变成了哭泣的一天。
这一天,或将成为沉痛的历史记忆,永远压在无数人的心上。
人们在等待一个奇迹,即使知道希望渺茫。很多人彻夜未眠,在关心、传播着来自救援现场的任何一点消息。整个事件在海量信息的散播中,被一分一秒、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展开。大家沉浸其中,说着那些遥远的、并不相识的人,说着说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叹气,觉得爱侣亲朋还在身边,活着真是好啊。
在文字、在图片、在视频的回放中,事件的一些主角们,他们的生活被看见:他们起床,他们吃饭,他们恋爱。他们每一个,都有血有肉。他们有的人,登机前还和亲人通过电话,约定飞机落地时报平安。可是这一声平安,始终没有等来,只在遥远的某处,传来了悲怆的哭泣。
他人的遭遇,我们感同身受。哪怕再珍惜生命,面对无法预知的命运,谁也无能为力。多少普通人的深情,隐藏在日常、隐藏在细节中。一次空难,把距离遥远的大事件向每一个人拉近,死神可能近在咫尺,面目狰狞,猝然而至,因此,生活的每一天何其珍贵!彼时山林的一端传出哭泣,即使没有听见,但是有人把它讲出来,我们也就“听到了”,遥远的哭声,近在眼前。
一次寻常的分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浮生岁月虽短,余生时日尚长,想做的事就赶紧做,想说的话就说出来,想爱的人就好好爱,趁一切都还来得及。在大事件的偶然与必然里,生命有时候真的轻如鸿毛。
人生苦短,所以,还是别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