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轮椅乘一趟地铁
至少四组工作人员接力“铺路”
杭州地铁对残疾人的无障碍服务,堪称全方位
本报记者 盛锐 孙燕 通讯员 丁岚 卢新晓 杨云飞
![]() |
通过垂直电梯来到站厅 |
![]() |
地铁工作人员提前铺好了踏板 |
![]() |
顺利上车 |
家住杭州笕桥街道的冯丽,是一位肢体残疾者,每天上下班都需要使用一部电动轮椅。从家去位于黄龙的单位,在地铁开通之前,冯丽都开残疾人助力车,“路上路况复杂,需要集中精力,很累的。”今年7月以来,随着4号线后通段、3号线和10号线的开通,冯丽可以选择坐地铁去上班了。
“地铁又方便又舒心。”除了少了开车的烦恼,每个地铁站对于她的关心和照顾也让冯丽倍感温暖。
上周末,冯丽和爱人乘地铁出去玩,还拍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杭州地铁工作人员帮助冯丽夫妻俩上下车,询问是否有相关的需求……这段视频也引发网友们的热议,“杭州地铁真暖心。”
10月20日一大早,钱江晚报记者跟着冯丽一起上班,感受杭州地铁的无障碍服务。
本报记者 盛锐 孙燕 通讯员 丁岚 卢新晓 杨云飞
因为上班不是在一个地方,冯丽的爱人已经骑残疾车上班去了,当天就冯丽一个人,“视频里是周末,我们一起出去玩。”
7点50分,冯丽已经来到了4号线明石路站,通过无障碍坡道和垂直电梯,来到了站厅。
“把包给我吧,我帮您。”在扫场所码之后,安检的安保人员就上前帮助冯丽过安检。
“这边工作人员我都很熟了,每天都是他们帮助我,平常候车的时候都会聊两句。”冯丽通过垂梯来到了候车站台,地铁的工作人员已经拎着斜坡踏板等候着她。
站台上,离垂梯最近的地方就是“老弱病残孕”专用绿色通道,在隔离门上也贴有轮椅标识,“设在离垂梯最近的地方,也是为了方便特殊人群的通行。”地铁4号线明石路站区长宋昕芮说,斜坡踏板一般就放在垂梯附近,如果站厅的工作人员告诉有需要的乘客下来了,就会提前准备好。
8点05分,4号线到站,地铁工作人员在没有乘客通行的情况下,提前铺好踏板,冯丽驾驶着轮椅,很便捷就上了地铁。
冯丽要从明石路站到新天地街站,换乘3号线抵达黄龙体育中心站。
“轮椅乘客位于2-8门,新天地街站的工作人员做好准备。”宋昕芮通过对讲机提前将冯丽的情况告知了下车站点。
“其实,最开始我也不好意思开口,怕麻烦他们。”冯丽说,第一次坐地铁时,工作人员看到自己进站后就主动上来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并且了解了她的上下站点,“很贴心。”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于每一位进入地铁的残障人士,地铁工作人员都会关注。宋昕芮印象最深的是一对老夫妻,老爷爷每天早上都会推着奶奶的轮椅来坐地铁,“如果去金家渡就是看儿子,去水澄桥就是看女儿,这个点应该要回来了。”8点25分,列车到达新天地街站,已经远程得知车门号,站点地铁工作人员已经等候在门口,“轮椅是不用掉头的,我可以倒出去。”
当冯丽到达垂梯的时候,一位站台志愿者已经帮她按好按钮,“每天早上都是这位女生,她看我来就会帮我按,真是谢谢她了。”
因为行程匆匆,没有和这位志愿者聊上两句,不过当冯丽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的时候,记者看到她微微一笑,“这是应该的。”
换乘也是一样,垂梯上下,全程地铁站点的工作人员都拎着踏板跟随。
3号线往文一西路方向的乘客,比4号线多了不少,“人多我们就等下一班,经常要等几趟的。”因为轮椅需要的空间比较大,有时候上不去车,冯丽就会安心多等几趟。
在这里,杭州地铁也呼吁乘客候车时注意车门上的轮椅标识和地面的绿色通道,将这节爱心车厢留给有需要的乘客。
8点50分,冯丽抵达黄龙体育中心。从进站到出站,全程无障碍,冯丽的上班路很顺利。
“2019年杭州地铁就推出了斜坡踏板服务,2021年实现全网信息联动,加坡道、卫生间等无障碍的设施可以更好地服务残障人士的出行。”宋昕芮告诉记者,如果有需要的残疾人朋友,可以提前拨打96600告知需要出行的站点和需要的服务,地铁会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