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小时·二十大特别报道

文章导航

浙产剧《我们这十年》的《心之所向》单元,掀收视高潮
谭松韵演的90后建德“农创客”,看哭原型——

原来种粮食的故事
也能讲得这么动人

  “如果那里需要我,那我是不是应该回去,让那里变得更好?”10月19日晚,在浙产剧《我们这十年》的单元剧《心之所向》中,谭松韵饰演角色的一句台词,让很多在异乡打拼的网友动了容。

  “像我一样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有很多。我想让大家看到,种粮食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是昨天,女主角的人物原型、90后女生王运看了剧集,关注了二十大相关报道后,对钱江晚报记者说的。

  《心之所向》以杭州建德几位青年“农创客”为原型,主演谭松韵、聂远。早在今年8月杀青时,钱报记者就陆续对剧组主创、人物原型进行了采访,走近了这幅书写于田间地头的青春画卷。

  而聚焦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主题的《心之所向》,也的确不负重望,收视率不断冲高,助推华策集团出品的《我们这十年》斩获省级卫视黄金剧场收视第一名。

  果然,生活永远是最精彩的编剧。

  如何才能拍出

  浙里乡村的美好重生

  《心之所向》是《我们这十年》首个确定下来一定要在浙江拍摄的主题单元。

  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该单元主题紧扣这一内容。10月18日,浙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也提到:“现在,浙江农村出现年轻人回家创业,好风景里有新经济的美好图景。”剧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浙里乡村的故事。

  “当时就感觉时间紧,分量重,如何在较短的拍摄周期以及短小的篇幅中,浓缩农业发展的10年变化?”编剧兼导演李昂想了很久。

  主创团队走访了浙江数十个村镇,最终在建德找到了答案:这里有一群不一样的“逆行者”——以王运、郎学渊、饶成芳、叶瑾等为代表的农创客,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求学,又从城市回到农村,搞规模化种植,探索农文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李昂其实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农村题材。采风结束后,他兴奋地表示:“没想到一个90后女孩,可以一个人种植2000多亩水稻,没想到年轻人回乡推动的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找到了90后“粮二代”的原型,那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怎么讲好故事。

  为什么回到乡村?农村面临空心化,粮食安全如何保障?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新一代农民路在何方……在反复追问中,故事被不断打磨雕琢,最终形成了《心之所向》。

  故事中,农村长大的90后女孩在城里工作。因为村里人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父亲为了不让田地撂荒,承包了很多。他屡次劝说女儿辞职,女主一开始并不接受,经历几番周折后,终于回乡。

  回去后,她搞了一个大手笔:承包了2000余亩土地,搞工厂化育秧,搞智慧农业,搞农村电商,搞农文旅结合,在大山里盖起一座白色城堡,让城里人来亲农、学农、爱农……

  《我们这十年》总编审程蔚东透露了该单元设置的一个细节。剧中女主角之所以回到乡村,是因为父亲生病,在家乡生活了一段日子,有所感触后,才慢慢以所学回馈乡村发展,带领村民致富。“这理由不刻板不僵硬,更能引起观众的共情。”

  而为了更好展现新时代农村风貌,创作团队还特邀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的姬鹏教授担任该单元美术总监。

  “浙江的人文山水以及乡村发展,无疑是这十年乡村振兴的一个代表。”姬鹏说,于是,他们用镜头呈现了一个具有诗画田园和人文魅力的“浙美乡村”,摆脱农村题材剧在不少人心目中的“土味”。

  谭松韵对她说

  你真了不起

  片中, 女主人公由青年演员谭松韵饰演。现实中的原型,那个女孩叫王运。

  拍摄期间,王运去剧组探班,谭松韵跑来跟她说:“你真了不起啊,一个女孩子回家种田,真得需要很大的决心。”

  另一位主演聂远也和她聊了很久,听她仔细讲自己的故事。

  剧集播出后,很多朋友发来微信,甚至包括当年劝阻她回乡的人:“我以你为荣。”

  褒奖如潮般涌来,只有王运明了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但是“做着做着,也就坚持下来了”。

  王运是建德大同镇土生土长的人,属马。她身上,也有着马儿一般的活力。

  回乡之前,她捧的是“铁饭碗”——在杭州铁路客运段当实习列车长。

  “父亲话不多,他每次就这一句——你回来帮我试试看。”王运笑着模仿父亲当初的口气。

  2010年,王运真的回来了,但是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她,很快又回到杭州。

  直到2013年,王运再次下定决心回到老家。“最初是心疼父亲,但我也不希望看到那么多土地撂荒,觉得可以试一试,用学到的知识做一番事业。”之后9年,那个曾经对农事一窍不通的女孩,会开插秧机、收割机,会用无人机作业,还搞出了不一样的局面——不仅种粮食、卖粮食,还打造文化品牌,关连乡人情怀。

  父亲那几百亩地,在她手里扩展到了2300亩。王运还成立了建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2022年,王运成为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建德唯一来自基层的党代表。

  但即使这么能干,当剧组第一次找到她时,她还觉得八字没一撇:“种地的故事也能变成电视剧?”

  单元剧中有一幕,女主角和父母一起顶着大暴雨,疏通水道抢救秧苗。“这是真的,后面还要抢收稻谷。”亲身经历的时候,王运觉得都没什么,现在看到故事演出来,她却忍不住想哭,“你说这些年累不累,肯定是累的,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就没有那么苦。”

  这份打动王运的苦,谭松韵演出来了。

  李昂透露了一个小花絮,拍摄时正赶上今年酷暑高温,谭松韵有5场雨戏,剧组用的洒水车,水出来很凉,她反复经历着时冷时热,但没抱怨过一句。

  杨书记讲述

  如何饰演杨书记

  在《我们这十年》的开播发布会上,剧组请来最多原创人物的,也是《心之所向》单元,大同镇党委书记杨成军是其中之一。

  在剧中,杨书记本色饰演杨书记,一位建德镇的乡镇干部。

  杨成军是研究生毕业,之后在杭州市环保局工作了5年。2012年底,他通过选拔,成为建德市下涯镇的干部,3年后被调到大同镇。“当时,我就觉得基层大有可为,家乡需要更多人回来建设。”

  这10年,杨成军深深扎根基层。所以,当主创邀请他出演书记时,他信心满满地接下了角色,还向剧组提了个要求,希望剧中不要改名,还叫“杨书记”,因为故事讲述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

  杨成军的戏拍了3天。那3天,他白天工作,晚上拍戏,每天下班后进组,深夜11点收工。

  拍到第四集,丰收节的开幕式,杨书记有一段发言。导演“心很大”,没给台词,跟他说“你自己发挥吧。”

  杨成军也很笃定,“这就是我日常的工作啊,介绍工作有什么难的。”这段他自己准备的台词,拍得很顺,一条过。

  《心之所向》开播后,第一次“触电”的杨成军开心地约了大伙一起看,200多号人在大会议室挤不下,很多人只能赶回家去看。

  “大家都很激动,没想到我们大同的故事也能变成电视剧。大家都在找自己在哪里,因为群演都是我们自己,第一回啊。”杨成军笑了,“不过,更重要的是,这部剧演的,就是我们镇十年来工作的价值所在。”

  更出乎他意料的是,有很多人都追了剧,还给他发来信息,有大学时的老师,环保局的老领导,给杨成军点赞,也给大同点赞。

  从杭州市中心到建德,也就100公里的距离,10年时间,一个建德青年,走出去又走回来。他见证、亲历、创造了“我们这十年”,也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了无数年轻人在浙江这片热土挥洒梦想的生动故事。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小时·二十大特别报道 a0005 原来种粮食的故事
也能讲得这么动人
2022-10-21 24947488 2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