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小时·人文读本

文章导航

元旦试笔

  在古代,元旦这天,文人要试笔的,写几个字或者写诗作文。

  生活在元末明初的新杭州人张昱就写过一首这样的诗歌。张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老家是江西庐陵的,后来把家搬到了西湖边的寿安坊,也就是现在的官巷口附近。

  张昱的名气有多大呢?

  他的文集中有一首诗《城南武威楼成,守帅余廷心自安庆使人索诗》无形中透露了一则讯息。廷心是诗坛大佬余阙的字。连诗坛领袖都向他索要诗歌,可见张昱的诗歌名重一时。他在诗歌里用“自来名将出名儒”也赞扬了余阙是儒将。他的诗歌写成之后,在杭州城立马就传开了,成为文化圈里的热门话题。

  瞿佑《归田诗话》谈到他的诗歌,用了一句精辟的话来评价,那就是“多为杭人传诵”,足见杭州人对其诗歌的喜爱。

  在元旦这一天,张昱也磨好墨,铺好纸张,回首过往,拿起毛笔一挥而就,写了一首诗歌,名字也懒得取了,直接题曰《元旦试笔》,简单直白,自然形象。写完后,他抚今追昔,动情地吟唱起来:

  鸣玉趋朝已不堪,白头早赐老江南。从心所欲过八十,屈指可谈无二三。

  献岁屠苏增甲子,发春萱草愿宜男。儿扶拜答乡人处,只诵犹龙惟老聃。

  对于一个年过八十的老诗人来说,早已看淡了人生的浮沉。

  他早年在杭州做过低级官员,也曾踌躇满志,蹉跎半生,后来慢慢地看开了,走向了人生的新境界。

  “白头早赐老江南”里面有一个故事,颇有意味。明初,太祖朱元璋征召四方文士,招揽人才,张昱也被推荐到了京城金陵。朱元璋看到他这么大一把年纪,怜悯他的不容易,说:“可闲矣!”朝廷赏赐他一些东西,便打发他回杭州了。他也干脆取了一个号,自称可闲老人,文集也叫《可闲老人集》,大有“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况味。

  他在西湖边的隐居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曾写过《谩游》一诗,讲述隐居西湖边的惬意生活,即——

  甚矣吾衰百念慵,花间时一复支筇。邦人幸尔不予鄙,儿子乐然为我从。载酒有时寻古寺,看云终日对孤峰。林家湖上都能说,二十馀年老醉翁。

  和张昱热爱西湖一样,土生土长的白珽也爱西湖到了骨子里,隐居在栖霞岭下,看云卷云舒,忧天下苍生。他在宋末便有名气,为艺术而艺术,以诗歌为生命,和同乡的仇远一起,被称为“仇白”,临死前特地嘱咐儿子,墓碑上题“西湖诗人白珽之墓”,其他的字一个都不要写。这是真正把自己当成西湖之子的诗人,他对西湖的爱无以言表。

  和张、白二人一样,由于种种机缘,我也卜居杭州多年,生活、工作于西湖之畔,走的路或许也是当年张昱、白珽等人走过的。

  当然,来过西湖的还有很多大诗人,比如白居易、苏东坡、杨万里、陆游等人,他们已多次被人们提及。而小人物,或者说普通的人家,却没有得到多少关注。今人寻访诗人旧迹,也多半不会想到他们,更不会去寻找他们生活的遗迹了。其实,小人物也有丰富的生活、复杂的感情、动人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大多都是这样不起眼的小人物。多年后,随着时间的走过,而告别这个时代。或许,不会有人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物来过。

  湖滨晴雨赏过,孤山去过,曲院风荷到过,天空的流云也看过。不少诗人谈到的,我基本都体验过了。经过三年的疫情,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湖的美。她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

  读曹聚仁的《我与我的世界》,他谈到“直到在上海尘嚣中混了五年,重回杭州,才领会得湖光山色,自有佳趣”。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

  曹聚仁可能现在知道得也不多了。他之前在浙江一师学习的时候,没有深刻感受到西湖的美,离开一段时间再回来,真切地发现了不经意的美,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都时不时以美梦的形式进入记忆。

  这三年来,我先后到过多地,或是参与疫情防控,或是挂职锻炼,每次回杭州看到西湖,我总能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每来一次,对西湖的热爱就多一分。

  而每次带娃来西湖,随着小朋友的眼光,总能发现一些平常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美。感谢他带我发现了未知的西湖,探秘西湖,让人走向历史的深处。

  有一段时间,家中的小朋友特别热爱登城隍阁,连续三个周末都带他去城隍阁。他不喜欢坐电梯,而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上去,每走上一个台阶,他就很兴奋,再走第二个台阶也更有动力了,一直走到最上面,可以看到西湖尽在眼前,视野是何等开阔!跟着他,我也体验了坐电梯所难以找到的乐趣。古人讲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两个人就足够了。

  今年的梅花开得格外迟,我多次去植物园、灵峰,都没有看到绽放的梅花。前些日子,在穿越植物园到灵峰的路上,看到梅树上有鹅黄的花,脑海中浮现出方孝孺所写的《见梅》,“寒梅冻后放幽姿,何事今年花较迟。昨日途中春意到,溪头才见两三枝”。走近一看,原来是橘子皮做成的梅花形状,别说还真像。不知是哪位雅人所放,或许也是来此寻梅者。再向前数步,看到前方有纹样的图案,远观以为是导览图,走近一看原来是刻的梅花图。不禁惊叹造园者的匠心和巧思,或许正是担心大家寻梅不遇,遂以此梅花图相慰。姑且称此行为寻梅记吧!其实,人生的很多事情,有的时候,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或许过段时日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日子总在不经意之间就流逝了。

  2023年的元旦又到了。如同寻梅一样,对于新的一年,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也不能没有期待。如同方孝孺所说的那样“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许寻常草木知”,梅花如此,人亦如此。希望能像梅花一样,保持自己的“天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度过每一天。也真诚地期望家人健康平安,小朋友茁壮成长,每一次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更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恢复热闹的生活场景。我相信,新的一年,这些朴素的愿望总能实现,如期而来。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 a0007 元旦试笔 2023-01-01 钱江晚报2023-01-0100011 2 2023年01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