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潮新闻·评论

多一处场地
多一份热情

  在北京,不少中小学开设了足球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越来越多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也开启了足球“启蒙课”。然而,有媒体调查发现,虽然儿童足球训练机构好找,但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踢球、练习的场地却少之又少,就连一些小区也开始向足球下“禁令”。

  没有场地,再好的球也踢不起来。某种意义上,场地是足球运动的灵魂。但现实是骨感的,连北京都这样,一些中小城市的情形可想而知。

  当下,花钱去城市草皮和人工草皮足球场踢球,当然是一种选择,但对于中小学生家长来说,这毕竟是一种成本不菲的消费,远没有在城市公益性、廉价性的场地踢球来得方便、舒心。何况,即便想花钱订场地,也越来越不容易。

  相对而言,业余足球运动在城市呈现一定的边缘化危机。原因在于,除了场地资源紧缺,一些本可以用来踢球的场地,被一刀切的规定“焊死”,例如,一些城市的“公园条例”明确规定,游人游览公园时禁止在非体育运动场所踢球。看起来,一些保护性规定有理有据不容置疑,但实际上,在许多国家,公园都是开放可以踢球的。这足以说明,不分情形,一味让踢球者远离公园,是有问题的。

  公园想逐客就逐客,足球场想关门就关门,的确体现出具体单位、机构乃至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但归根结底,说明一些城市对发展群众足球运动的意识尚浅,对于开发新场地、因地制宜利用现有资源为踢球者服务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

  “家门口踢球难”的弊端显而易见。我们是足球落后国家,近几年更是处于最低谷。踢球的孩子本来就少,如果连爱踢球的孩子都经常遭遇家门口踢球难,人们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就会受挫,并恶性循环。

  城市遍地高楼大厦、锦绣花园,自然是一种美,但如果缺少了体育场地的支撑,这种美未免显出一种“柔弱”。在国外很多城市,免费足球场的普及程度令人咂舌。这既可以说明足球强国的发展路径,也可以说明一个城市的品味所在。

  解决“家门口踢球难”,绝非一蹴而就之事。但为城市留住一份足球热情,是题中应有之义。好在北京出现了“笼式足球”,这种占地极小、效果很赞的足球活动方式如能推广,将有效缓解场地矛盾,令更多孩子投身足球运动。希望这样的创新越来越多。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评论 a0016 多一处场地
多一份热情
2023-03-15 钱江晚报2023-03-1500012 2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