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3版:潮新闻·美美与共·潮文化

文章导航

出圈的越剧
出新的小百花

这是“大家长”蔡浙飞甜蜜的负担

《苏秦》剧照

  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活动、演出不断,采访一个接着一个,说话声音都有点干涩。

  但高强度的工作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2023年,“小百花”团目前演出总场次已经超过200场,创下历年来场次数新高。11月8日到11月20日,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在杭州举行。“小百花”团首部现实题材越剧《钱塘里》作为开场剧目拉开戏剧节的序幕,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作为特邀剧目参演。而就在一个月前,新编历史剧《苏秦》献演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小百花”排演的一部雄厚风格历史剧同样广受好评。

  明年,“小百花”就要成立40周年了。40年来,这支女团的发展脉落,基本呈现出传统—先锋—回归—再造的曲线。而这道线,也是蔡浙飞作为演员和团长双重身份的思考。

出圈的越剧

出新的小百花

这是“大家长”蔡浙飞甜蜜的负担

  《钱塘里》在中国戏剧节

  也许很多人觉得越剧就是才子佳人题材,小百花40年来却始终“不走寻常路”。在小百花的创作基因里,并没有什么传统越剧题材与非传统越剧题材之分。时代造就艺术家,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只要是可以被记住或者能够存活的艺术作品,一定都是符合时宜的。

  《钱塘里》带来的视听感受,便是耳目一新,这也是“小百花”团一贯的基因。

  这部由蔡浙飞监制的新形式越剧,是“小百花”团创排的第一部现实题材越剧,却又是和以往的越剧完全不同的面貌。

  “当下我们如何再去创作出艺术作品的新高峰?”蔡浙飞说,“小百花”团还没有演过现代戏,那么“全女班如何打造现代戏,如何打造吻合‘小百花’气质的现代戏?”成为了具体的问题。

  取材于编剧谢丽泓家真实发生的事件,《钱塘里》出现了,这是一个传递都市生活中温暖与爱的剧目。

  越剧怎么来讲这样一台生活剧?“要扔掉传统戏剧里的几乎所有东西。”

  舞台,完全是都市感、生活化的:服装,自然是现代装,清洁工、白领、快递员、老年舞蹈队,应有尽有;妆容,更不见传统戏剧的描眉画眼,怎么生活怎么来。

  那表演呢?蔡浙飞讲,有演员“不会走路”了。

  演员们原本熟悉的步伐在这个舞台上要通通去掉,但是又不能完全生活化地走路。尤其是剧中父亲的扮演者娄亚利,她要演一个老爷子的形象,于是她跑到公园里,重新学习,观察他们怎么下象棋、怎么讲话、怎么走路。

  如何让越剧重新回到主流社会的聚光灯下,并站上世界的舞台?《钱塘里》的诞生,是答案,这来自小百花和当家人蔡浙飞对传统艺术前景的判断,尤其是对越剧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判断,更是对当代观众审美趣味及其变化的判断。

  《苏秦》在上海国际艺术节

  而一个月前的上海,蔡浙飞还是“苏秦”。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苏秦》的上海首演完成,剧场里掌声阵阵。这是“小百花”团在越剧题材和风格上的又一次拓宽,也是蔡浙飞又一次大胆的挑战,展现出女性塑造男性的新一重魅力。

  苏秦的故事家喻户晓,但这部越剧《苏秦》与以往的故事不一样。蔡浙飞的“苏秦”在接到相印后反而陷入自我怀疑——这么重的责任,我担得起吗?于是,一个10多分钟的超长唱段出现了:“我从来没唱过这么长的唱段。”

  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苏秦站在台上,他不是被神化的形象,而是一个也有弱点的普通人。这样踌躇翻覆的心路历程更加突出了他性格中的坚韧,丰满了人物的弧光。

  “苏秦的表达和当下人的精神状态是吻合的,他在激励着我们当下的人,让我们不要放弃、坚守本心,以及用智慧去面对困难。”

  她说,苏秦是需要到一定年纪、经过一定历练的:“早几年的我对这个角色不会有现在的理解。”管理者的经历也对她的演绎有所帮助——当了女团“大家长”之后,有了“无我状态”的体验,“不然也难以把握苏秦这个人物的内核。”

  同时,《苏秦》在韵腔上也有创新,在越剧基础上融合了京昆甚至现代的韵律和腔调,还在音乐上融合了西洋乐,营造有交响乐的听感。在舞美、灯光上,又极具现代感与国际感,带给人直接的视觉冲击。

  近来,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全网爆火,全国各地的观众特地为此飞来杭州,本就紧俏的戏票更加一票难求。对传统戏曲的当代创新,一直是“小百花”的追求。

  所以,传承和创新,放在小百花身上,或许应该倒过来:创新传承——唯有在创新中,观众才会有更多的认知、认可,把这个作品留在当下。它才能传承过去,然后传递到未来。


钱江晚报 潮新闻·美美与共·潮文化 b0013 出圈的越剧
出新的小百花
2023-11-17 钱江晚报2023-11-1700009;钱江晚报2023-11-1700011;钱江晚报2023-11-1700008 2 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