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盲区
该如何填补
本报评论员 高路
云南昆明一女子在朋友圈晒吃火锅照片,无意间拍到了桌上的点餐码,不料被人恶意点单60余万元。
只是不小心晒了张图,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事情看起来像恶作剧,但这样的操作已然超出了正常的认知范畴。细思极恐,其中暴露出来的信息安全以及对技术过于依赖的问题,值得认真对待。
恶作剧者可能抱着开玩笑的心态,但他显然对可能引发的后果缺乏认识。如果你点了餐,餐厅就得配菜,配好的菜自然不可能回收,那么,这笔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幸好因为数量和金额过于庞大,餐厅及时发现了其中的端倪,但如果只是多点了几道菜,可能无法立马发现,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事后,店家对远程点菜系统进行了限制,但这种潜在的安全盲区依然存在。比如,同处餐厅的人也来开这样的玩笑,那该怎么办?更何况,好多人吃完饭后并没有核对账单的习惯,常常直接付钱走人。现在的技术能够精确区分到朋友、同桌和陌生人的程度吗?
二维码如今应用广泛。在餐馆,它被用来点餐付款,在菜市场,被用来付钱收钱,在很多生活场景中被当成了联接服务的钥匙。作为普通消费者,无论是晒朋友圈,还是去餐厅消费,他没有能力来完全规避安全风险,他也不应该因此成为一个到处战战兢兢的人。
如何来填补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科技公司和线下企业一起来想办法。从技术上来说,如何提高禁止远程点餐的精确度?设置多少距离、多大范围比较合适?比如,现在习以为常的移动支付,它有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最早的时候,我们去外面消费,付完钱必须出示给店家看。店家空闲时自然不成问题,可一旦生意很忙时,店家就会顾此失彼,很难确认到底有没有付钱。后来支付完成后,添加了语音提醒功能,这个问题才迎刃而解。有时候,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技术改进,就解决了潜在的风险和漏洞。
当然,技术不是万能的,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技术不成熟时,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靠自己来解决,很多时候只是举手之劳。商家和顾客需要摆脱对技术过于依赖的心理,自己多把一道关、多留一个心眼。比如同样是餐馆,可以每加一道菜都出个纸质账单,或者给顾客看一眼、提醒顾客一下,在线上线下多一些相互对照。这样,有些人想钻空子也就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