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造“青春戏曲”品牌
未来三年推出近300个精品演艺
本报记者 周丰
越剧《钱塘里》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多部作品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曲艺“牡丹奖”、杂技“金菊奖”等国家级最高奖项……过去一年,浙江舞台艺术取得不俗成绩,浙江戏曲引领的“青春风暴”赢得了广泛关注和市场认可。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获悉,2025年浙江要奋力推动“浙里大戏”攀高峰、筑群峰,打响“青春戏曲”品牌,推动传统戏曲守正创新,更加注重戏曲贴近年轻人审美,在秉持传统韵味的前提下勇于突破,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需求侧的青众化、新大众化,锻造具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文艺攀峰金名片。
根据《2025~2027年浙江省舞台艺术创作项目库》(下称“项目库”),今后三年浙江会陆续推出113个大型项目和174个小型项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项目库中有多部艺术创作都旨在追寻烽火岁月的印记,弘扬浙江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精神。
例如,歌剧《飞虎将军》以陈纳德将军与“飞虎队”事迹为背景,艺术还原二战时期中美两国军人以生命与鲜血为基石、以温良与勇猛为利剑,讴歌他们携手并肩、舍生忘死、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交响乐《和平交响曲——衢州与“杜立特”行动》,则讲述了中美两国在二战期间第一次联合作战——杜立特突袭东京行动,再现中国人民全力支持建设衢州机场,对遇险的美国飞行员开展无私救护的不凡历程,歌颂浙江人民为守护家园、维护世界和平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
刚刚过去的蛇年新春,丰富多彩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文旅活动相互交织,让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愈发浓郁。
在项目库中,有许多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为切入口,融合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编创的作品。像现代舞剧《东海鱼篮》,取材于舟山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文学和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人物与诗词,将东海渔妇和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故事结合现代舞剧进行重新创作;舞蹈《纸上生花》,用长兴非遗代表性项目“吕山盘纸”为创作灵感,一群舞蹈演员身着“盘纸”造型服饰,通过不断变化出各种画面,来展现江南特色的美丽纸画;舞蹈《虎头帽》,团结嘉善非遗代表性项目虎头帽、田歌、盘扣等展开情节,讲述雪虎、小狮子和小狐狸因为非遗传承引发的一连串家庭教育故事,在展现非遗魅力以及传承困境的同时强调了家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