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潮新闻·评论

文章导航

假茅台,违法成本不能这么低

  “商业巨头宴请,喝的是500元的茅子”“外观一模一样,酒都是大厂嫡系纯酿老酒,圈子里都在用”……据潮新闻报道,社交媒体平台近期出现不少售卖假茅台的微商,他们用短剧形式演绎“500元的茅台搞定高端商务局”,宣称“谁能喝出是假酒我倒贴10万元”。据悉,这些所谓的“商务茅子”大多是回收瓶罐装假酒,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

  “3·15”临近,“消费黑幕清单”开始更新。这两天,消费者们还没从“黄焖鸡米饭”的阴影里走出来,就又迎来了假茅台的当头一棒。看了这则新闻,我们对于“假茅台事件”,也产生了几点疑问。

  500多元一瓶的假茅台,怎么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茅台,500多元一瓶,仅为市场价的1/3左右,这听着就很不靠谱。从调查情况来看,相关销售人员的话术就相当于直接告诉购买者这是高仿茅台,说更直接一点,就是假酒。如此不正常的低价茅台,这么明显的知假售假行为,相关社交媒体平台就看不见?

  假茅台上有真防伪码,岂不是防伪防了个寂寞?

  经过鉴酒专家鉴定,这500多元一瓶的假茅台,不仅酒瓶和商标是真的,而且,瓶身上的条形码也通过了官方“i茅台”app验证,显示与正品无异的溯源信息。在技术防伪检测环节中,荧光检测仪扫描瓶盖时才发现了异常。对此,茅台集团工作人员表示,相关条码只是一串数字,比较容易被复制。

  假茅台上竟然有真的防伪码,这防伪码岂不是沦为摆设?防伪码是分辨茅台真假的最主要方式,普通消费者不是专业的鉴酒专家,也不是福尔摩斯,肉眼看不出那么多猫腻,更做不到什么“三位一体”防伪体系的立体鉴别。

  诚然,为了防假打假,茅台集团花了不少心思,但茅台集团应该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能把难题丢给消费者。

  假茅台的违法成本为何这么低?

  据报道,打着茅台的旗号卖假酒,一个月就能卖出二三十万元。利益驱动+违法成本低的双重诱惑,是不法之徒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主要原因。

  在这背后,我们还需追问:违法成本低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如果有强有力的手段,有足够的监管合力,品牌、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相互协同,假茅台的违法成本还会这么低吗?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评论 a0016 假茅台,违法成本不能这么低 2025-03-14 钱江晚报2025-03-1400007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