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潮新闻·评论

文章导航

百元一日聚走红
“心价比+性价比”

  上海的“百元一日聚”火了:花100元钱,老人们就能在餐厅里享受两顿正餐、免费使用KTV和棋牌室,参与防诈讲座、同学会等活动,从早到晚热闹一整天。这样的场景既像一场老年版派对,又像一处高级托老所,迅速成为上海“活力老人”的社交新潮流。

  事实上,“百元一日聚”的走红并非偶然。传统养老服务多聚焦于基本生活保障,但当代部分老年人的需求已经超越生活料理日常层面。他们渴望社交、娱乐和自我实现,甚至追求“悦己消费”。这种需求的转变与“60后”“70后”逐渐步入老年群体密切相关。这一群体经济条件较好,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观念开放,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这样的商业模式实则隐藏着巧妙的商业逻辑。商家通过套餐制精准控制食材,把午晚餐间的闲置时段变成黄金档期。超50%的回头客加上口口相传,让薄利多销的生意也能运转自如。更贴心的是地铁口选址、无障碍通道、拼桌社交等适老化设计,这种将餐饮、娱乐、社交打包的一站式场景,形成了一个多方共赢的闭环。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年人多数不愿消费,但事实并非全然如此,他们其实更想追求性价比与情绪价值的双重满足。拿“百元一日聚”来说,它创造了一个“慢节奏+长时段”的消费场景:老人们不会被催促离场,可以自由聊天、打牌、唱歌,甚至能自发组织活动。这种设计让老年人的消费从单纯的吃饭升华为情感联结,实现了从“性价比”到“心价比”的跨越。

  事实上,这种餐饮、娱乐、社交一体化的老人休闲模式正在重构城市空间的价值。它通过适老化改造,将城市中闲置的餐饮空间迅速转化为老年人聚集中心。更重要的是,它填补了传统养老服务的空白,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当然,新业态的成长面临考验,“银发经济”也绝非短期风口,而是一门需要长期深耕的“温度生意”。经营者需要创新,也需要在低价实惠与可持续运营间找到平衡。政府层面则需加强监管,防止低价引流变相收割,同时鼓励更多老年友好型商业空间的出现。

  “百元一日聚”的成功证明:“银发经济”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需要从老年人视角出发,精准把握“性价比+心价比”的双重需求,才能让老人在经济实惠中找回热闹与归属感,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聚。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潮新闻·评论 a0016 百元一日聚走红
“心价比+性价比”
2025-03-28 钱江晚报2025-03-2800010 2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