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6版:背影
3  4  
PDF 版
· 王小波:生前寂寞 身后哀荣
· 他们的爱情
· 王小波生平
· 王小波语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们的爱情
  王小波和李银河享受了20年的浪漫爱情,直至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撒手而去。

  1977年,二十五岁的王小波正在准备高考。他写的手抄本小说《绿毛水怪》在朋友圈中流传,而在光明日报社做编辑的李银河意外读到这部小说,并认识了王小波,两人的爱情也由此开始。

  相识以后,他们开始了书信往来。“你好哇,李银河……”王小波每每致信李银河总是这样开头,字里行间透出类似孩子般的对爱的渴望与无助。他曾对李银河说:“我不要孤独,孤独是丑的,令人作呕的,灰色的。”这个1.84米身高的黑脸大汉,说在见不到她的日子里,自己就难过得像旗杆上吊死的猫。他曾说恨不得一天49个小时和她在一起!

  1980年元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登记结婚,因为那时28岁的王小波正在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读二年级,学生有规定不准结婚,所以结婚是秘密的。没拍结婚照,也没婚礼,两家各请了一桌,不注重形式。

  结婚后不久,李银河就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深造,主修社会学。两年之后,王小波同样考取美国匹兹堡大学,主修东亚研究,两人在异国相聚。在美国,王小波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其间得到他深为敬佩的老师许倬云的指点。在美留学期间,王小波与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无论是在学历上、还是收入上,他俩始终是阴盛阳衰。但李银河坦言自己崇拜王小波,“因为真正的东西我是比不过他的”。在美读书时,王小波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两人生活全靠李银河一人的奖学金,而她还不肯让王小波出去打工。

  1988年,36岁的王小波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

  1996年,李银河去剑桥做访问学者。1997年,也就是李银河离开半年以后,王小波在他们北京的家里,突然心脏病发,撒手人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背影 C0006 他们的爱情 2007-4-16 钱江晚报c00062007-04-16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