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12日,俄罗斯举行首届总统选举。这次选举是在苏联解体前夕国内政局激烈动荡、民族矛盾加剧的背景下举行的。1990年3月,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举行全民公决,决定设立总统职位并于次年举行首届总统选举。同年5月,俄联邦通过国家主权宣言,叶利钦当选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次年6月,叶利钦在“改革民主派”的鼎力支持下当选俄罗斯首任总统。12月,苏联解体。
“休克疗法” 经济危机
叶利钦执政后,在经济上实行“休克疗法”,在政治上加速推进西方民主化进程。然而,激进的改革不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使国家陷入更深重的危机:左右两极政治势力激烈对抗;总统、议会、政府严重对立;政局剧烈动荡,经济滑向危机深渊。
1993年,叶利钦当局与议会(最高苏维埃)的严重分歧和对抗导致发生震惊世界的 “炮打白宫(议会大厦)”事件。叶利钦解散议会,推动通过了以总统制为主要特征的俄罗斯宪法,从而结束了 “双重政权”的局面。但与此同时,重建后的俄罗斯共产党重新崛起,成为俄最大的反对派,并在当年底举行的俄首届国家杜马选举中崭露头角。在1995年的第二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赢得三分之一以上的席位,成为杜马第一大党。俄共利用合法手段与叶利钦当局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险胜对手 成功连任
1996年6月,俄罗斯举行第二届总统选举。在这届选举中,叶利钦在第一轮投票中只获得35.2%的选票,比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只高出3个百分点。第二轮投票中,叶利钦同在第一轮投票中排名第三的列别德联手,才险胜久加诺夫,连任总统。
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50%。激进的改革和私有化造就了极少数金融和企业寡头,却使大部分人生活倒退,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伴随着剧烈的政治动荡,1998年至1999年两年间,叶利钦走马灯似地撤换了6位总理。
心力交瘁 任命普京
1999年12月31日,心力交瘁的叶利钦作出了提前交权的历史性决定,任命时任总理的普京为俄代总统。
第三届俄总统选举因叶利钦提前卸任于2000年3月26日提前举行。代总统普京以严厉打击车臣分裂势力和稳定俄经济的形象,赢得52.52%的选票,当选俄第三任总统。
普京执政7年,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政局由乱到治;经济持续回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情绪趋向稳定。2003年,普京提出了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10年内翻番、消灭贫困和军队现代化三大战略任务。
普京的民众支持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70%以上。在2003年12月举行的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中,俄共遭重创,右翼全军覆没,而支持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等中间派力量则大获全胜,在议会占据了310多个席位的绝对优势。议会选举结果彻底改变了俄政治格局,为普京竞选连任夯实了社会政治基础。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