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互动
3  4  
PDF 版
· 听课3分钟,大伯敲出名字
· 广告进小区
三个问题要厘清
· “圆梦大学”火热进行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6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报名者勇敢 认捐者踊跃
“圆梦大学”火热进行中
■本报通讯员 申屠文婕 本报记者 陈伟利
  ■本报通讯员 申屠文婕

  本报记者 陈伟利

  

  对于这群孩子来说,上大学似乎很简单,这两天采访了不少学生,他们估计的高考总分基本在600分左右。但能不能上大学又是心里的一个牵挂,他们普遍家境贫困,一笔学费几乎是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

  前天,本报和杭州团市委联合启动的“圆梦大学”爱心助学行动公布了申请资助条件,很多学生拿起电话向我们报名。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界爱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萧山眼镜店老板想认捐两名学生;钱江服装小商品市场2500余商户捐献5万余件物品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助贫困学生。

  学子:

  仅靠妈妈退休金生活

  懂事女孩“圆梦大学”

  和小芳(化名)谈话,感觉这是一个腼腆的小姑娘。和前天报道的阿娟很相似,杭二中的小芳也过早地尝试了生活的艰辛,上午10点多,她正照顾生病在家的妈妈。

  小芳的爸爸已去世,家里只有退休的妈妈,母女唯一的经济收入是妈妈数量不多的退休金。“妈妈身体不好,也不能出去工作,所以我有时要在家忙家务。”她们的生活节省得让人心疼,除了小芳每月在校的300元伙食费,妈妈和女儿很心疼花其他钱。

  听说“圆梦大学”爱心活动,她立即报了名。“成绩估分在600分以上。如果申请到,可以让妈妈歇口气,以后几年的学费进了大学勤工俭学。”小芳没有什么大的要求,只希望将来能留在杭州上大学,这样她才能安安心心照顾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妈妈。

  坚强孩子进了大学争取奖学金

  对于小嘉来说,昨天可能是高考后最开心的一天。“呵呵,刚刚在学校报了名,没想到你就打电话来了。你说,我能入选吗?”

  小嘉是杭师大附中的学生,小姑娘从不因灾难突降家里而自暴自弃。每天看着坐着轮椅的爸爸,她便会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只有这样才能安慰爸爸的心灵,才能让车祸后的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这两天,爸爸妈妈总是为小嘉的学费发愁。这个难题,他们从不躲避小嘉,“妈妈工厂不景气,一个月最多只有1000元,爸爸瘫痪后就没有工作了。原本我们想再向亲戚借一些或者申请助学贷款,到了大学再争取能拿奖学金。”昨天,小嘉听说有“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因为我成绩不错。现在就想暑假找个工作,挣点生活费。”

  资助方:

  2500商户 捐5万件物品义卖

  要想幸福,索取不可太多,奉献不可太少。这句话,是昨天一位爱心读者说给我听的。他姓许,在萧山农村开了一家眼镜店。昨天中午,他打来电话,“我想资助‘圆梦大学’的学生,资助两个。”我问他,能告诉我原因吗?他说,一个人想要幸福,索取不可太多,奉献不可太少;幸福并不是钱越多、消费越多越幸福。所以,我希望这些考上大学的学生,也能脚踏实地多干实事,不要过多地追求名利。等成绩公布后,许先生马上将钱汇入。

  昨天早上,拱墅区团委书记给我打来电话,“钱江服装小商品市场要为贫困学生捐款。”书记告诉我,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本报和杭州团市委发起了“圆梦大学”爱心助学行动,市场领导和商户沟通后,很想为莘莘学子出份力。经过商量,钱江市场的2500余名商户纷纷慷慨捐助义卖物资,这几天,已筹集物资5万余件。所有物资,将于6月24、25日两天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贫困学生。

  等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们会将所有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情况,统一编号发布在钱报网络版上,由社会各界认捐。资助标准是每位学生一次性4000元,也可几人合捐一名学生。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互动 A0011 “圆梦大学”火热进行中 ■本报通讯员 申屠文婕 本报记者 陈伟利 2007-6-15 48257178002CE173482572FA002CC5FB;钱江晚报a00112007-06-150003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