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的帮扶,杭州一个刺绣品牌带动背后1200余名绣娘
这位“幸福乡村带头人”
让藏在深山的苗绣红了
本报记者 王益敏
生活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韦雪婷今年11岁,利用课余时间,她帮着奶奶一起做简单的手工刺绣。这门传承了两三千年的手艺,不仅在一双灵巧的小手中得到继承,作品更是通过加工后寄到了杭州,销往全国。
韦雪婷和奶奶的作品,被统一收纳成杭州刺绣品牌——“王的手创”。创始人王丹青从热爱开始,不仅将精美的刺绣作品带入寻常百姓家,更在贵州黔东南施秉县、台江县、凯里市等五县一市建立手工村落,为持续生产的1200余名手艺人带来经济收入,引领他们奔向小康生活。
藏在深山的苗绣
因为她的热爱被带了出来
在杭州下沙的一幢写字楼里,记者见到了王丹青。大开间的办公室,她就坐在数位设计师中间,如果不是介绍,没人知道她是这里的老板。喜欢设计、热爱刺绣,是她创立品牌的初衷。
2008年,她揣着自己所有的积蓄,开始了横穿大半个中国的漂泊之旅。在行走了很多地方之后,王丹青遇到了苗绣。她骨子里本就是一个热爱传统工艺的人,苗绣热烈奔放的美,一下子就击中了她的心,令她不禁感叹,原来刺绣也可以这样大胆而多变。
“当时,我就觉得好像有一份使命,去传承这门手艺。”于是,她选择留在大山里潜心学习刺绣技艺,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便掌握了平绣、打籽绣、锁链绣等技法,连绣娘们都惊叹她的天赋。
创立自己品牌
用现代审美延续古老文化
2013年,王丹青来到杭州成立了自己的手作刺绣品牌。“名字看着很霸气,其实就是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纯粹而简单。”她说,本意就是一位王姓姑娘的手创。
她做的第一个作品,是一个“大象”。“花了八九个小时完成一个作品,然后线上销售。”王丹青说。然而,培训新人投入成本太高。“所以我就去到了苗绣的发源地——黔东南,寻找大山里的资深绣娘,并以计件工资的形式,邀请她们加入到手工刺绣的队伍。”王丹青说,传统苗绣大多绣于本族服饰上,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很难得到大众的接受。王丹青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保留苗绣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将现代审美融入其中,品种也更加日常化,如香囊、挂件、首饰这类的常用物品上,让苗绣更容易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块土布30多天变苗绣
1200名绣娘凭手艺脱贫
一块看似不起眼的土布,从织布、植物染色,到手工绘图、捶打晾晒,需历经30多天才能够完成,绝非流水线产物所能够相比的。
除了原材料上的千挑万选,王丹青在刺绣工艺上更是死磕细节。“从图案的设计到配色的选择,都是经过反复考量的。”她说。
2016年,电影《大鱼海棠》找到王丹青,要将电影衍生品的正版授权交给她。“接到邀请的那一刻,我们整个团队都感到异常兴奋。”后来的《你的名字》、《大护法》,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她们的作品获得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随着品牌走红,订单量骤加,加入他们团队的贵州苗族绣娘们也越来越多。“其实,不是我帮扶了她们,更是她们帮扶了我。”王丹青说,这些绣娘都有着几十年的刺绣经验,手艺精湛,“她们不断加入,不仅能满足她们生活所需,还能让这门手艺绵绵不断地传承下去。”两三年来,已有近百户家庭,1200多名绣娘加入。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些绣娘通过刺绣,每月可以得到近2000元,很多人因为这笔收入脱离了原本较为贫苦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她们是利用空余时间完成这些刺绣作品,农忙或是家里需要照顾时,还能抽身为家里做更多的事。”王丹青说,这样的精准对接工作,他们今后还将继续下去。
目前,“王的手创”还入选了快手的“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 也被国务院评定为2019年度全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用商业的方法扩大市场销售,最终反哺乡村手艺人,以持续的经济回报促进返乡就业。同时,发掘、保护、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
新闻+
快手推出的“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是国内首个关注乡村创业者的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首个乡村创业者成长孵化器和乡村产业加速器。
截至上月,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共发掘和扶持超过100位乡村创业者,培育出57家乡村企业和合作社,提供超过1200个在地就业岗位,累计带动1万多户贫困群众增收。带头人在地产业全年总产值达5000多万元,产业发展影响覆盖近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