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之举获善意回报,让社会更和谐
本报评论员 陈江
怎样教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是褒奖孩子的诚信行为,让孩子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社会对诚实言行会给予回报。这是一种正向的价值观教育。
事情发生在宁波海曙区集士港利时广场附近。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两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骑着电瓶车,因为路面狭窄,躲避不及,撞上了一辆黑色迈巴赫轿车,连人带车摔倒在地。迈巴赫副驾驶室外侧大灯下被蹭掉一大块漆,两个孩子吓坏了,就在原地等车主。等了数十分钟,始终没有人来,就先行离开了。
谁也没有想到,过了一会儿,两孩子叫了另一个男孩回到停车处。三个男孩商量了一会儿,由其中一个孩子执笔,写了一张纸条,夹到迈巴赫的挡风玻璃上。上面写道:“叔叔(阿姨)您好,我们在骑车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你的车,我们非常抱歉,这是我们父母的电话……”
此时,车主回来了,得知前因后果后,通情达理不予追究,并当即表扬了孩子们诚实、勇于负责的态度,称赞孩子们的父母教育得好。这一幕打动了围观的路人,都说:寒冷的冬天,被暖到了。
为什么觉得温暖?在孩子与车主这一来一去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美德的力量,看到了这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孩子与迈巴赫车主,一小一大、一弱一强,弱小者不以弱小为借口而逃避责任,勇于承认错误,并试图做出补偿;强大者通情达理,为富有仁,具有同情心,让渡个人利益,宁愿自己吃亏,对孩子们的诚实之举给予最实际的肯定。
我们见识过不少失信的故事。几乎每个领域都有陷入诚信危机的“经验”,在利益至上和享乐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置诚信美德于不顾,而失信成本又太低。如此一来,诚实的好处不多,失信的损失不大,在某种程度上,就会撕裂社会美德和秩序,使社会成员之间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而一个高信任度的社会,大多数人都以诚信为立身之本为人之道,一切社会活动的交易成本就会变得比较低。这个新闻中的学生和豪车车主,就因诚实有担当而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凸显出美德在构建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勿庸置疑,诚信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传递、和谐相处。在具体的个案中,并不是每一起诚信行为都会如上述几个孩子那样获得“好报”。设想一下,如果迈巴赫车主不予谅解,据实要求孩子及父母进行赔偿(这也无可厚非),孩子们是不是会后悔自己的诚实行为?应该不会,因为孩子们本来就没想过要得到回报。孩子们的诚信之举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回报而贬值,因为它源于内心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