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道菜都有两种做法
印度餐厅也想抓住“中国胃”
本报记者 金檬 文/摄
三百多道菜都有两种做法
印度餐厅也想抓住“中国胃”
本报记者 金檬 文/摄
2024年,“世界超市”金华义乌又因“美食联合国”的名头火出圈。
“买卖全球”的市场越开越大,紧邻义乌国际商贸城的道路两旁,扎堆开着异国美食餐厅,吸引着游客和商客涌入尝鲜。
潮汕人许曼兰和尼泊尔籍丈夫毕萨开的餐厅就在城北路上,主营印度和尼泊尔菜。
开店12年,这家餐厅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小众菜系意外破圈
节假日排队1小时以上
这个跨年夜,许曼兰和丈夫也守着餐厅。同他们一起跨年的,还有几十名印度商人。“前几天他们就预定了位置,要在我们餐厅里迎接新年。”许曼兰说。
义乌市场春节会休市,所以很多外国客商提前来采购。去年12月以来,许曼兰的餐厅每天都要从上午11点一直营业到凌晨一两点,眼睛都熬出了红血丝。
“这一年不仅外国客商的新面孔多了,国内游客也多了。”许曼兰说,这是她在2024年感受到的不同。
2024年“五一”当天,餐厅还没开门,就有几十名顾客自发在门口排队。许曼兰说,这是开店12年以来第一次在店里看到这么多国内顾客。
国庆期间的顾客更多。“每天都排队1小时以上,有时甚至超过2小时。店里4名厨师忙坏了,光咖喱每天就要煮上千斤。”她说,印度菜和尼泊尔菜原本是小众菜系,没想到也有爆火的一天。
为了让国内的食客满意,小店菜单上的300多道菜都有两种做法,以争取更多的“中国胃”。“国内顾客集中在饭点,印度顾客喜欢夜宵档,时间正好互补。”许曼兰说。
扎根义乌十二载
小店多了很多新面孔
如今,城北路上仍有十几家印度餐厅,有近两年新开的,也有还在装修的。许曼兰的餐厅是开业时间最长的那批小店之一。
2012年,夫妻俩从广州来到义乌。“当时的城北路就有‘印度街’之称,不仅集中开着十几家印度餐厅,还有很多印度、尼泊尔人开的外贸公司。”毕萨看好这里的前景,便租了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小店面,取名“铌萨迩”。店铺安置好后,许曼兰也带着孩子来这里生活。
“我们想让那些来义乌做生意的印度、尼泊尔商人尝到家乡的味道。”许曼兰说,为此店里的面粉、香料、大米都是从印度进口。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不少外商定点吃饭的地方,“这些年市场生意好,小店也多了很多新面孔。”
2022年,夫妻俩把餐厅搬到了临街的店铺,面积也扩大了一倍。在义乌生活了12年,她和丈夫早已把义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家乡。面对新年,夫妻俩信心十足:“相信义乌市场会越来越有活力,也希望餐厅生意越来越好,无论外商还是国内游客都能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