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家幼儿园为测试幼儿的“防拐骗能力”,专门上了一堂“防拐骗”课,由家长装扮成“骗子”去接别人的孩子放学,结果有70%的孩子被“成功拐走”。
有的家长大为震惊,平时在家中没有少教孩子,怎么还是这样轻易上当?有两个家长甚至当场训斥起孩子来。孩子们也不高兴,这个叔叔自称是爸爸的朋友,对我的情况也很了解(实验之前家长对孩子情况相互作过了解),怎么会是骗子呢?难怪一名小男孩哭着说:“不喜欢你们大人这样骗人。”
这样的实验,我看到的其实不是第一次。但每次看到这样的实验,我还是感到残酷。试想,孩子生下来,白纸一张,多少纯洁无瑕!在他的眼中,所有人都像他那样,怀着一颗真诚之心,赤诚相见,不会欺骗人。孩子的信任(那怕是轻信),正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现在要叫他这么早就直面人性的丑恶,是不是有点残忍?
我理解家长的苦心,因为现在的骗子实在太多。也不反对做这样的防骗实验(哪怕心中不忍)。前几年,有家大学为防学生受骗,曾公开劝导学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与其到大学再来教防骗知识,弄得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还不如“从娃娃抓起”。但光是防拐防骗,这样的课还不够完整,必须再补上一项内容——对骗子的惩罚。
试想,在实验课中,孩子被骗了以后,遭到了家长的训斥,而那个“骗子”却“逍遥法外”,甚至偷偷嘲笑被骗者。这除了让孩子对社会产生不信任外,岂不是在教育孩子“骗人无罪”,被骗活该。孩子大了以后,难保不会去骗人。结果,“防骗教育”间接变成了“教人行骗”。所以,我觉得这家幼儿园应该补上这一课,对那些“骗子”必须进行惩罚,让“骗子”丢丑,以杜绝“防骗”称“教骗”的反作用。
想起小时候我们做游戏,大家都喜欢当英雄,不喜欢当坏蛋,因为我们知道英雄光荣,坏蛋可耻。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应该这样,不能光是“防”。因为积我半生的经验,扬善必惩恶,恶不惩,善难扬!
读稿者说
阿农说得对
“防骗教育”有可能走向反面:教人行骗——这是洞悉人性之见。
很多受到伤害的人,对伤害者恨得牙痒痒;但一遇类似情形,他的角色就变了,会将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施于他人。有很多人,做什么,不做什么,完全以利害为原则,绝不以是非为原则。这样的人也不是一点不讲是非,但仅限于他自己受伤害时。
年轻人刚刚走上社会,会觉得很不适应。那是因为社会这所大学校教他的许多东西,和学校教育格格不入,甚至相反,久而久之,一些人被社会的负面因素完全同化,但一些人历尽坎坷后仍能保有美好的人性;当然,其间的蜕变、涅槃历程,只有各人自知了。
后一种人之所以区别于前一种人,幼年时期所受到的恰当的、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至关重要,对有些人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一些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那些天真无邪的面庞,那些清澈的目光时,怀着一种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