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4版:新知·考试
3  4  
PDF 版
· 数学问题, 隐在非数学表述中
· 今天中考分析 推出文澜名师团队!NO1
· 指向与高中对接的知识点
· 语文
· 给你4点复习对策
· 了解考题特征
· 提升复习效能
· 掌握解题技巧
· 注重内外勾连
· 数学问题,隐在非数学表述中
· 提升复习效能
· 数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计算、几何证明方面难度下降了 观察归纳概括探究方面要求提高了 多少“数学能力和素养”才够对付?
数学问题, 隐在非数学表述中
  结合杭州市中考教研会议精神,我们对今年的命题思路作如下预测:

  

  首先,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的评价仍作为重点。一方面,关于基础的试题量会有比较充分的保证。今年将简单题、中档题、较难题的比例作了调整,将去年的5∶4∶1改为6∶3∶1;另一方面,试题考查的内容将会指向那些核心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对高中后续学习有关联的知识点,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

  其次,继续体现对学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关注,在试卷中所占比例仍会稳步提高。如开放题、探索类的题、个性化的题目等。而且表达形式呈现多样化,试题背景复杂,不易梳理,阅读量加大,这对考察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构成一种挑战,因为很多数学问题隐藏在非数学的表述中,要把它分离出来,这是一种数学的能力,也就是构建数学模型。

  再者,对于新老教材区分较明显的内容将优先涉及。如实践与综合运用(课题学习)、三视图、概率统计等。考查有价值的数学、有用的数学。

  

  针对以上预测,我们提出几点复习对策。

  1.复习求实,循序渐进。必须重视课本,结合考纲梳理各章节知识网络。中考数学试题有不少都采用了课本原题,有的虽然高于课本,活于课本,但又源于课本。教辅书可以千变万化,但课本只有一套,考纲只有一种。

  在复习中,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的运算,立足课本,以课本中的经典例题、习题作为基础,进行变化和演练。要注意年年被考到的内容,同时要注意那些多年没考到而大纲要求的内容。还要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化零为整。

  2.查漏补缺,举一反三。对于一错再错的题(往往就是考查频度最高的基本和中难题),不是简单地增加重复次数,而是挖掘问题本质,找出内在规律。多做一些解题过程的回顾,多推敲,要多想,多问自己为什么,不要吝啬这些时间。这样可以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从而举一反三。

  另外,要迎难而上,不要对自己解题中的薄弱面持回避态度。数学考试成绩往往会因为某些薄弱环节大受影响。消除某个薄弱环节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抓住了这些题目才是抓住了考试的绝对的胜算,下功夫把能拿到的分值拿到是最实际的,也是取得理想分数的根本途径。            

  3.平时注意解题能力的积累。今年中考难度系数较去年的0.7降为0.72,但新课标的重点指向与以往不同。也就是难度上关注的侧重点会有转移。在计算、几何证明的难度方面下降,在其他方面,如观察、归纳、概括、探究等方面要求提高。

  在复习中必须注意这种试题风格的变化,并积极地去适应。平时的作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与同学频繁地讨论,做课外参考书时也不要轻易翻阅答案。以提高自身在考场上的应变能力。哪怕做不出烦躁不安,这也是心理素质的锻炼,考试经验的积累。此时唯有冷静再冷静。

  另外,今年的解答题数量增加到8题,并占总分的一半以上。对学生的书写规范的要求更高了。条件的组织及论述的条理性将直接影响获取高分。而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平时积累。

  4.练习的选择求精,切忌多而滥。特别是最后的两个月,要结合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