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的增多以及“文明间冲突”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开始转向传统文化寻求和谐、和平的思想元素。
2004年3月,中国正式将设在海外的语言推广机构定名为“孔子学院”,以支持中国文化的推广。孔子学院在海外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如今已有8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落户36个国家和地区,还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99个机构正式提出了办学申请。
2006年9月23日,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在曲阜颁发,荣获此奖项的是印度拉贾斯坦邦扫盲和继续教育办公室及摩洛哥教育部。同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的孔子标准像向全球发布。而在9月28日,孔子诞辰255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包括我省衢州在内的中国各地甚至是全球相当多的国家都将展开声势浩大的祭孔和儒学论坛活动。
前天,新华社发布了一条要闻:孔子标准像向全球发行。我们在配发的照片中看到了孔子的形象:布衣平民,国字脸,宽口阔鼻,浓眉长髯,令人可亲可敬。
据说有关方面是以唐朝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为基础,先后征求了国学大师任继愈、文怀沙、“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及孔子后裔等各方面的意见,才定下这个像稿的。孔子生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说实话,老夫子长得什么样子,现在谁都不知道。但这不妨碍我们郑重其事地去塑造他的标准像,因为孔子是全球华人的偶像,兹事体大。
作为偶像,往往会被神化。老百姓神化自己心中的偶像,是出于对其的无比崇敬,而统治阶级神化他们,则常另有所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孔子被历代皇帝敕封过的尊号不胜其数,最知名的,当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形象,也各种各样,有加冕的,有手捧朝笏的。而今还他束发抱掌的平民本色,应当说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作为偶像,容易被人利用。在二千年封建帝制下,统治者几乎把一切专制行为,都贴上了“孔子”和“儒学”的标签。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明明孔子或其他儒学大师当时另有语境,不是或不全是这个意思,但为了愚民视听,“红萝卜上到蜡烛账里”,全说成是孔子儒家的主张。
作为偶像,也容易遭到误伤。既是孔子所说,就找老夫子算账!自上世纪初以来,“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不绝于耳,行为愈演愈烈,这难说不是一大原因。
褒贬反复,一惊一乍,真是“治孔子如烹小鲜”。纵观历史,放眼环宇,别的国家很少有知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如孔子般被一会儿抛起一会儿踩下的。老夫子再智慧,恐怕也料不到这样的情况,他若泉下有知,不定会多少伤心,“独怆然而涕下”。
好在一切都在走上正途,包括对孔子、对儒学和所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评价。
华夏复兴孔子热,学堂又闻读经声,以及这次向全球发布孔子标准像……那么,我们今天向孔子学什么?
首先当然是“仁”。孔子是十分重视人与人相处的和谐关系的。他说“仁者爱人”,认为“仁”是一种美好的感情,要培养它,首先要从善待身边的人,如父子、兄弟做起。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孔子这种“求仁”的思想,对今天我们重构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应该是“义”。儒家思想中的“义”,并不是简单的讲义气。如果说“仁”是孔子眼中最美好的道德,“义”则是实现这种道德的行为准则。孔子从来就是把“义”和“仁”,“义”和“礼”,“义”和“利”结合起来考量的。如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在今天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孔子的这种思想,对固守和提升为人处事的美德,尤有借鉴意义。
还有“信”、还有“礼”,还有“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学说是中华文明的一座富矿,我们从中是可以挖掘到很多于今有用的宝藏的。
当然,我们今天学孔子,并不是说儒家的学说就是一剂包治社会百病的万能良药。
任何一种学说,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有精华,也有糟粕。
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在吸取其他文明养份的基础上壮大、完善起来的,只有万紫千红,世界才缤纷多彩。
儒学是传统,五四也是传统,我们不能以一种传统否定另一种传统。
中国有文明,别国也有文明,我们不能以一种文明排斥另一种文明。
孔子和他的学说原本兼容并蓄、博大精深,我们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