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发展不如国外
多元,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多元这个词很简单,但接纳多元,人类用了相当长的时间。
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来听戏剧讲座,觉得很高兴。反过来,戏剧也应该被重视。因为,戏剧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有很辉煌的文明,但留下来最脍炙人口的是什么?是戏剧。戏剧从人类文明的童年开始,就呈现出辉煌的状态。
对现代人来说,戏剧是都市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国是戏剧大国,有400多个剧种;拿浙江来说,越剧之外,还有绍剧、甬剧、婺剧等。西方没有这么多剧种,只有话剧、歌剧、芭蕾舞剧等。但中国戏剧的发展,不如国外。
我有次在纽约呆了90天,看了83场戏。但这83场戏,实际上只是凤毛麟角——每天晚上,纽约有200场戏上演,但等我看完这200多场,又有新戏上演。
我妹妹在西雅图,有一次,我去探亲,结果在我妹妹认为没有演出的那个星期,我查了查节目单,发现西雅图地区有42场演出。
因此,就世界视野而言,戏剧演出的繁荣,是现代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剧院让现代人逃避孤独
有人说,21世纪,有两个地方,是孤独的现代人聚会的场所——教堂与剧场。
现代人是孤独的,封闭的居住方式,确实形成了现代人孤独的心理结构,因而,孤独的现代人特别需要聚会。在剧场,看到一个地方,他笑了,然后发现整个剧场都在笑,很高兴:“我没有异化”;看到悲伤的地方,想流泪,发现邻座都在擦眼泪,于是,痛快淋漓地擦眼泪,也觉得很开心:“我和同类在一起悲恸”……
这和看电视不一样。
电视,是斗室文化,是个体行为;广场文化,虽然人很多,但注意力分散;而剧场文化,是很专注的,你的潜意识得到满足,觉得“我还是一个人”、“我还属于人”、“我和同类一样”。
所以,剧场到了21世纪,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不会消亡,会更加发展。
表演盛行非程式化
格罗陀夫斯基认为,戏剧就是“人与人的会见”,戏剧可以不要布景,不要灯光,但一定要有演员和观众,演员的表演是中心,中国的戏剧,过去就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
以表演为中心,便有了一种即兴创作。
比如说我们要作一个关于时间的戏,一开始,就读《时间简史》。这是大家都看不懂的书,读完以后大家讨论,慢慢形成了作品《寻鱼》。我们要感谢霍金,看来他也是大剧作家。虽然他的作品我们读不懂,但能感觉到一种力量,读到一种东西。
又比如我们排鲁迅的《奔月》,但一开始不读《奔月》,而是让学生找所有与月有关的东西,大家把作业贴到墙上,就有人贴月饼广告,有人贴所有关于月球的数学公式,这些后来都放到了戏剧里。
这种方式,在西方非常盛行,有剧本很好,没有剧本也很好。
当今世界舞台上,表演的非程式化很盛行。中国戏剧有一套套的程式,东方的东西,西方人当作是宝贝,他把生活中的很多东西程式化后,运用到戏剧中。
英国的《三个黑故事》,那些演员可以自己一边演戏,一边做声音的效果:没有牙刷,但能够把刷牙的声音表现得很逼真;打字的声音、喝水的声音,以至于不同的车的声音,都能表现出来。
舞台空间运用匪夷所思
现在很多戏剧在空间的运用上简直匪夷所思。
这里讲讲“环境戏剧”。在美国,我看过一场“环境戏剧”:一群人在教堂门口等候戏开场,结果新娘的母亲一路嚷嚷着过来了,就在大家都茫然的时候,她带着大家进了教堂的大门,戏开场了;婚礼就这样开始,甚至有演员会扮成修女,坐到观众身边,与你聊天;婚礼结束,还要去吃饭——我最开心的就是这时,演员和观众一起,浩浩荡荡穿过两个街区,从教堂过马路,去饭店吃饭;演新郎哥哥的演员,在路上还邀请路人一起去,于是,演员、观众、不相干的人都混在了一起;门票包括晚餐费用,在晚饭过程中,厨师、乐手都是演员扮演的,不断有戏发生;最后新娘新郎突然说,“我们不跟你玩了,我们要走了。”他们换上便服离开了,戏就结束了。
用物质感讨好观众
现代观众的感官已经被娇惯坏了,我们的耳朵也被惯坏了,因而今天观众的审美取向,需要非常强烈的感染力。
因而,今天的戏剧,在世界范围内,都在用物质感来满足观众需要。
第一个,就是用规模效应来造成物质感,比如《悲惨世界》,一个巴黎的街垒就搭在街上,那种物质感是非常强烈的;我看纽约《第四十二街》,剧场就在四十二街,剧院内布景豪华,几分钟内就变化一次,极具物质感。
但在舞台上,物质感不是用来堆砌的,是用来写意的。再写实的戏剧,也是写意的,因为戏剧是以假当真的。
想像力无限,演出形态就无限。
在今天,对于舞台演出的概念,我们不要再局限在一个框架中。
这种多元的舞台形态,如果能在我们国土上形成,我们市民的观剧体验将大大丰富。
下期预告
题目:
重新审视明朝
主讲人:
毛佩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
11月18日上午9:00~11:30
地点:
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