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方和、李拓、小欧这样的校园代理,在我们这个城市的各大高校里还有许许多多。记者登录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各大高校的bbs,发现这些高校的网络“跳蚤市场”里,也活跃着一大批校园代理。
这些校园代理,他们的出发点各不相同,他们代理的东西五花八门。他们称不上小老板,也不是一心就想着靠代理发家致富。他们中的很多人,仅仅是把代理当作一种业余爱好,如同打篮球,玩电脑游戏。他们构成了高校独特的“校园代理现象”。
浙江传媒学院的李盈盈老师,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担忧:“我觉得学生还是应当以学为主,其他如社交能力等,培养起来也不急于一时,没必要就在一年级就这么专注于学业以外的东西。”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辅导员杨亮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我们计算机学院的本科生毕业去做卖手机的代理,我个人觉得有点遗憾,毕竟四年专业的学习是相当不容易的。”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聂日明则善意地对校园代理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校园代理们代理的许多产品,难免会有水货,很难讲有质量上的保证。其次他们的这种代理行为,实际上是游离于商业销售范围之外的。所以我建议广大学子在代理产品之时,做到合法、合理,同时又能兼顾学习。”
另类小老板试水江湖
本报讯 从电脑上打开浙江大学“飘渺水云间”bbs站的“跳蚤市场”专区,记者发现满屏幕标着“代理”字样的帖子。有代理笔记本电脑、mp3、U盘等数码产品的,也有代理运动鞋、保暖内衣、围巾、领带等个人衣物的,还有代理各类化妆品、首饰的,甚至还有临安野生山核桃、西湖龙井茶叶的代理。校园代理似乎把学生生活、学习的各类需求都考虑周到了。
网名为whitesons的宋同学更是直接对记者表示:“只要我有消费的需要,都先找一下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代理,因为他们价格便宜,而且一般还都上门服务。”
校园代理是这么一类人,他们的身分一般都是在校学生,他们从校外的各种公司得到资源,在校内寻找目标消费群体,最后上门完成交易。部分公司会给校园代理底薪加提成的薪水,有的公司则不提供底薪。另外的一些校园代理,则是简单的进货、出货,赚取其中差价。
大三后没向家里要过生活费
在杭州下沙的浙江传媒学院,记者见到了正在就读媒介经营管理专业三年级的方和(化名)。
小方读的是专科,谈到做代理的初衷,小方坦言主要还是想替家里分担一部分经济压力。小方家境一般,父母都在务农。除了学费,每个月还要提供六百到七百元的生活费,家里有些捉襟见肘。于是小方从二年级开始便踏足代理行业,经过了一开始的摸索,到了大三之后就没向家里要过生活费。
“起初我做的是旅游代理,就是在校内给旅游公司拉游客,拉到一定数目就参照这个数目给薪水。”这份由朋友介绍而来的工作,并没有小方想像中的那么容易。“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想去旅游,也不知道什么线路热门,只能一个个地撞,碰运气。”
说起这段初做代理的时光,小方有些英雄气短,与他现在在学校里的名气极不相称。现在的小方,不但是班长、学生会干部,而且经常策划、主持各种晚会、活动,忙得不可开交。在与记者见面之前,他刚刚结束当天一个晚会的筹备会议,在记者采访他的时间里,还一直有电话来,需要他协调晚会的各种事宜。
“一个季度下来,我签的旅游协议没有达到公司最低的400人次的要求,我自己想想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也就没再继续代理下去。”小方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就像做代理,同时做的有好几个同学,但是其他人最多一个月后就半途而废了,而他坚持了整整一个季度。
二年不到的时间里,小方扳着指头自己粗略算了一下,做过十几种代理。记者比较疑惑,这么多事情要忙,不会影响学业吗?小方对记者说,专科生的学业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业余支配时间比较多。“与其像很多人一样窝在寝室玩电脑游戏,我还不如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小方认为,自己通过做代理,结识了许多朋友,扩大了视野,“学会了怎么去同人交流,怎么说服对方,怎么处理危机,我觉得这几点对我的成长十分重要。”
目前,小方正在投简历找工作,小方觉得,各家公司看重的也是他在校园里面培养起来的多方面的能力。
只是想长长社会经验
李拓(化名)是浙江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大一新生,来自河北的小伙子声音响亮、有力。刚刚进入大学不到一个学期,他就接收了两份代理。“旅游代理其实就是方和学长介绍给我们的。”李拓说,自己刚来杭州上大学,人生地不熟,“对我来说,赚钱倒不是初始目的,我也不是很缺钱,家里给的生活费完全够用。我主要还是想多结识一些朋友,长长社会经验。”
就这样,经方和介绍,李拓与其他几名同学一起也开始了旅游线路的代理。“现在我们同一年级的各个班长基本都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关系,如果他们班级有活动要去旅游的话,也会提早同我们预约。”但是现在是旅游的淡季,所以手头实际上并没有十分好的业绩。“慢慢来嘛,我们也不是很着急,明年春天应该是旅游的旺季,那个时候会好一点。”
同时,李拓还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做电脑装机的代理。
可说起这个代理,李拓憋了一肚子郁闷。最近刚刚陪着几个朋友去装机,但是装好回来一看,里面的硬件并不是当时经销商允诺的硬件。“老板耍心眼,装机都装好了,突然说里面的硬件弄错了,价格比原先说好的要贵一百元。我就帮着同学一块儿同老板交涉。老板不肯让步,最后没办法,只能我掏钱垫了一百元。”
这样的事情还不少,李拓苦笑道:“最后算下来,每个月我给同学垫的钱,几乎就是我从老板那里做代理赚的钱的一半了。”
现在李拓虽然忙着代理的事情,不过对学业,他还是有自己清晰的看法:“虽然现在毕业找工作,公司看你综合能力,不一定重视你的专业背景,可我觉得,自己的专业还是很重要的。大学四年读的专业,谁都不可能说放弃就放弃。你的学习成绩其实也代表了你的一种能力,至少能反映你的学习能力。”
“如果你非常有兴趣,那就用心去做”
相对于前面两位校园代理而言,小欧的代理之路可能更加让人思考。
小欧,网名odlid,2005年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毕业之后,就一头扎进颐高数码广场,继续了自己从校园就开始的手机代理生意。
起初是自己想买一个性能好一点的手机,一问一碰遇到了一个供货商。“他得知我是浙大的,就建议我在学校里面发一些广告,由他供货。这样我就慢慢地做起来了。”
毕业后,小欧顶住了家人极大的压力,“家里人当然是反对了,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反对。”可是小欧有自己的主张:“现在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是非常普遍了,你们钱江晚报前一段时间不是也搞过创业大赛么?”所以小欧就选择了熟门熟路的经商,做手机代理。“在这种大事情上,我只听自己的意见。”小欧很有激情和信心:“如果有一件事情让你非常感兴趣,让你每晚在睡觉前会有很多让你兴奋的想法,恨不得第二天马上到来,那么就放手去做吧。现在,做手机代理,就是这样一件让我非常感兴趣的事情。”
不过小欧对现在校园内如此多的校园代理,也有一些建议:“做代理和学业肯定是会有冲突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主要精力肯定只能放在一个方面。”小欧称自己做代理时虽然很忙,却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学习。因此“对于现在还在学校的师弟师妹,我的建议是,如果对学业不厌恶,那么在校时间还是应该好好读书,多学一点东西。等出了校门,发现自己充电不足,就晚了。但是如果发现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项目,那么就一定要用心去做,要做就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