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何加成
■本报驻台州记者 屠晨昕
本报讯 散落在民间宗谱内的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特殊载体,对于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等方面的研究有特殊的价值。然而,从纷纷杂杂的宗谱里搜集这些分散的古诗词,再加以系统整理直至出版成册,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系统工程。
台州市民郑钦南老人,20多年来从周边地区的宗谱中搜寻优秀的古诗词6000多首,最后整理出版。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生称赞他“以草根之力,完成一项社会文化工程,精神可嘉”。
昨天,郑钦南将他自费出版的一套宗谱诗词给记者看,他说:“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贝啊。如果精力允许,这项工作我还要继续做下去。”
20年搜了6000首古诗词
郑钦南今年68岁,退休前在台州黄岩区上郑中学教语文,是国家一级教师。现在的郑钦南,经常穿中山装、解放鞋,朴素到了极点。从小酷爱古诗词的他,生活中的全部乐趣就是在故纸堆里寻觅精神食粮。
郑钦南对宗谱诗词的兴趣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一本宁溪王氏宗谱,发现里面有好多非常好的古诗,但从来没有出版过,我就收集了起来。”
上世纪80年代,郑钦南开始在黄岩各地寻找宗谱,向亲戚借、向朋友借,甚至听说陌生人家有宗谱,他也要想方设法借过来,看看里面有些什么宝贝诗词。
“借宗谱有时候很难的。宗谱是家里的宝贝,一般人家都不肯轻易出借,特别是不能借给外姓。我自己求不来,只好请熟人帮忙借。总之,不惜一切代价借到宗谱。”老人高兴地说,20年来,他已经从50本宗谱摘抄下6000多首古诗,创作年代从南北朝一直到近代。
古诗里记着遗忘的历史
“宗谱里诗词的作者,有不少都是名噪一时的人物。”郑钦南说:“比如南宋时期,有理学家车若水、‘台州十大儒’之一的经学家黄超然、元代潘伯修、刘仁本,都是当时的名士”
今天,收集这些散落于宗谱里的古诗词有什么价值呢?郑钦南一脸严肃地说:“这些古诗词虽不是名家名篇,但是,它一样保留了传统记忆。它补史之不足,填补正史的空白。譬如,明初牟圣民的《松门筑城歌》里,就讲了台州松门筑城防止倭寇入侵一事,地方志没有记载,但这是件大事。有学者认为此诗可与杜甫的‘三离三别’相媲美。还有,宋代抗元英雄牟大昌《黄土岭抗元》一诗里讲述了四百勇士以寡敌众阻击元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悲壮故事。”
宗谱里的古诗词对于民间风俗等文化遗产的传承,郑钦南也津津乐道。他举了几个例子:“元末明初,黄岩端午节在澄江赛龙舟的习俗,现在已经不见了;南宋宁溪‘二月二’灯节的音乐《捉铜锣》一度失传,是靠着宗谱里的记录和其他资料,现在又恢复了;而正月半迎灯的习俗记载于明代蒋东岙的《李氏宗谱》里,其详细程度是独一无二的。”
边写书边做饭烧焦饭菜
经过20多年孜孜不倦的收集,郑钦南搜到6000首诗词后,决定自费出版。2004年,《宁溪历代山水诗》出版,收诗词150首;2006年,郑钦南和他的儿子、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郑苍钧整理校注的《台州市区西部历代诗词校注》出版,汇集诗词600多首。现在,郑钦南正在编撰《台州市区历代诗词校注》,收集诗词上千首,预计今年6月完稿。
给古诗词作校注比收集诗词更加艰苦,诗文深奥难懂,需要有很深的古诗词造诣才能胜任。1000多年来,这些宗谱因遭受水灾、火灾、虫侵鼠咬,诗词里很多字都是空白,需要根据诗词中上下文的意思一一补全。郑钦南到处请教专家,每本书都是数易其稿才最终完成。
郑钦南说:“我一天到晚跟出书较上劲了,顾不上别的事,老伴很生气,为这事我们吵过很多次,她甚至为此离家出走过。她不在,我只能边写书边做饭,常常把饭菜烧焦了。”
我是把书当饭吃的人
即便如此,也未能让这位执着的老人放弃他的心愿。在他的不断坚持下,书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了,他的努力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和钦佩。台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中河认为他的书“集资治、教化等诸项功能”。黄岩区人大更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他,老人每次出书,区人大都要给工作人员人手买一本,目前已经买了120本了。
郑钦南笑着说:“妻子总是骂我‘饭都不用吃,把书当饭吃好了’,其实我真的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