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暖老温贫的事多多做
· 不求吃好
只求放心
· 在经典中寻找答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企盼食品全都安全
不求吃好
只求放心

  3.

  □本报评论员

  

  民以食为天。能够“扰天”的,曾经是饿着肚子没得吃,现今是“物质极大丰富”却不敢张嘴吃:哀莫大于此。

  绝非矫情地哀怨,放眼看看:蔬菜,有残留农药的;鸭蛋,有罪恶红心的;猪肉,有含瘦肉精的;酱油,有毛发发酵的;多宝鱼,有致癌的;咸菜,有敌敌畏保鲜的;香肠,有加工业添加剂的;辣椒面,有玉米缨子加苏丹红的……

  对于这些,国人心渐麻木,已近乎宠辱不惊的境界。不阿Q还能怎样?难道我们能够堵住自己嘴巴生存下去?春节临近,各地“加强了食品市场监管力度”,于是,一批“抽样调查合格率”很低的产品再次被揪了出来,糖果、葡萄酒、果冻……几成几成不合格的消息接踵而来,简直令人爱恨交加:装聋作哑是自欺欺人,出离愤怒却也早已无力。

  媒体上,专家仍在争吵某某食物“有害无害”;迎春而动的质检部门仍然以“抽检、封杀”的“刮风作为”为能事;生活中,老百姓仍然承受着食品之虞。某作坊老板面对镜头,慷慨而谈:我这货算好的,反正又吃不死人!——吃不死人难道是食品质量的底线?底线之下,削减着多年积聚的物质丰富本该带来的幸福感;底线之下,涌动的是民众的无奈。

  有专家说:媒体不要求全责备,100%的食品安全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许此言不虚,但问题食品过于频繁的一次次亮相,“抽测-通报-围剿-再泛滥”,被动的、貌似有力却毫无举一反三价值的“事后运动”,只会让民众寒心;当普通打假者凭肉眼分辨便从大超市里挑出一堆问题食品的时候,我们只能理解为:监管者并没有穷尽其力!老百姓有理由要求有人为大家的“嘴巴问题”来负责。

  前两天,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祝福“段子”:春节快到了,别忘了给孩子们讲讲很久很久以前的事——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水是清的,蔬菜是不加农药的,肉是可以放心吃的,药是可以治病的……或许2007年末,2008年末,这样的冷幽默仍然会有,只是期待,由于监管者的尽履其责,我们在阅读类似冷幽默短信时,心中的无奈能够少些,再少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02 不求吃好
只求放心
2007-2-13 钱江晚报a00022007-02-1300025;48257178002CE1734825727F0044E7A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