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转身,是一种尊严
· 普鲁斯特对真理的另一种“沉思”
· 绍兴旧时的吆喝
· 长亭外,
古道通向
天边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绍兴旧时的吆喝
■顾金生
  对一个离别城市的怀念,常不外乎两种:一是对它的第一印象,二是浓烈的民风在童年成长的骨节中留下的铬印。“啪!啪!啪!白糖棒冰4分,赤豆棒冰5分!”幼时第一次到绍兴,最深的印象就是此起彼伏卖棒冰的吆喝声和砸击声。那个砸劲,让人热血沸腾、酷暑难禁,如不买支棒冰润润,非渴死街头不可……据说,卖出一支棒冰起码要砸30下,每只棒冰箱都是凹痕累累。由于竞争激烈,叫卖者常常是嗓子喊得出血、手掌砸得皲裂,一天下来也卖不出几箱。

  旧时绍兴夏天的吆喝,唯一可与叫卖棒冰PK的,就是蒲瓜贩子。“来!溏头要卖大蒲瓜!”溏头估计是蒲瓜的出产地。蹲在大树荫下的贩瓜人,除了女贩,百分百赤膊,晒得酱鸭似的脖子耷拉一毛巾,吆喝时像打鸣的公鸡,上身后仰、脑袋前拱、脊椎S状、喉管拉长,憋足气海底捞月似的从最深处拉出一长音,“来——溏头要卖大蒲瓜!”响彻云霄的吼声,大有“让三山五岳开道”之势。由于吆喝时吐气太多,喉胃几成真空,所以一定要回点气进去,不然脊椎无法复位。这种吆喝常让正歇斯底里叫喳喳的蝉吓得灵魂出窍,难怪不少顽童总爱在树荫下捡死蝉,然后跑药铺换钱买蒲瓜。更为叫绝的是,蒲瓜摊附近是绝对看不到卖棒冰的。按绍兴人的说法是,“卖棒冰的想与卖蒲瓜的争生意,‘投’都不要‘投’……”意思是:试都不用试的。

  比较温和的吆喝可能要算绍兴清晨桥头卖糯食早点摊了,“噢——哼,白糖麻糍、条头糕——嗳!”后面那个“糕——嗳”与前两字押韵,优雅婉转,俨然似一团粉糯甜食在食管里坐滑梯……这种充满诱惑的吆喝,能有几人不馋涎欲滴?

  有一次在小巷偶闻的吆喝更叫绝,“分——颗,分——颗”,原来是卖冻米球的,1分钱一颗,便宜得不能再便宜。为了吸引路人,叫卖人把“1”字去掉,将两头拉长。凑近一看,叫卖人是位盲人,前头有一面含微笑、水灵灵的女孩引路。此情此景,你还捂得住口袋?

  同样也是位盲人,住绍兴城南,卖的是三角包盐青豆,5分一包。他是用唱来代替吆喝的:“盐青豆来好味道,不吃过的同志不知道,吃过的同志熬不牢,没钞票的同志口水汰汰叫……”四句,清清爽爽,压韵而有冲击力。这盲人喜走街中间,只靠一盲棍助行。只要他一出现,路人全装“瞎”,因为言语刺激,没钱的只好赶紧“回避”。

  大街小巷的吆喝常要到万家灯火时才渐渐将息,但住在绍兴城北一带的却能在后半夜听到令人揪心的吆喝。一位瘸腿老太太,手提一只大篮,一瘸一拐,像在匐匍爬行,口中念念有词——“火——腿——粽子!”然后挪几步,再喊“火——腿——粽子!”前两字各一拍,后两字均为二分之一拍,足可使长长的一巷人清晰可闻。据说老太已七十有几,膝下无儿,全靠卖火腿粽子过日子。“火——腿——粽子!”这四字、这腔调,几多悲凉……不正是老太太晚年的写照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D0006 绍兴旧时的吆喝 ■顾金生 2007-9-19 钱江晚报d00062007-09-19000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