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5版:科教·大讲堂
3  4  
PDF 版
· 改革开放从农村预演
· “全盘公有”被改变
大批企业家冒出来
· 思想解放与制度变革
· 为什么轮到中国?
· 现场互动
· 成就带来巨大挑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产权制度变迁,看经济体制的大变革
“全盘公有”被改变
大批企业家冒出来

  未来的历史学家应该肯定,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自此中国发生了巨大而不可逆转的变化。农村改革和特区开放,两端发力把整个神州大地卷进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我这里取一个角度来观察经济体制大变革。过去全盘公有化的计划体制是一套权利界定,因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在改革开放中被重新界定。概略地说,我国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分为四个层面展开的。

  第一个层面,是原本在法律上全盘归国家和集体的公有制,除了抽象的“全民”或“集体”为其所有者,所有具体的、有实际行为能力的个人,在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权利地位?到底公有制里面可不可以再划分出一些权利界线来?改革开放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公有制可以通过承包合约再把行为的权利——包括责任和义务——重新界定到个人。农业承包,工商业承包,就是这个层面的权利界定。

  第二个层面,通过承包划出来的私人使用权,又进一步发生了转让。就是说,从使用权演变为转让权。这当然引发更复杂的问题,比如可转让范围的确定、转让价格的形成,等等。其实,全盘计划转向市场经济,真正的基础就是资源的转让权。什么叫市场经济呢?一般讲就是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什么是价格机制?无非就是有人喊价,有人还价,而喊价应价都首先是一个权利,如果没有喊价权和还价权,教科书上写的“市场价格”从何而来?于是,中国产权改革的第二个层次就启动了市场经济,从使用权入手,进到转让权、定价权、喊价权和还价权,资源配置就再也无从靠苏联教科书那一套范畴运转了。

  第三个层面,改革开放重新承认了私人产权。比如可以自由找工作,就是承认劳动者拥有对其劳动能力的控制、拥有、支配、订约的权利。再比如“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生产性资源,个人可以合法拥有并利用,并可以与其他经济要素结合起来创业,办民营企业。这一条,是对中国生产力的解放。在原先铁板一块的计划社会里,冒出了一大批企业家。如果没有这层权利界定,当年的陈志雄就不能去养鱼,年广九就不能炒“傻子瓜子”。这在当时都引发了大争论。回头看,如果没有对企业家才能和创业权的承认和保障,怎么会有后面的大局面?谁能够想得到,柳传志领导的联想从计算所的传达室打到纽约?马化腾这么个年轻后生就“抓”得住几亿QQ客户?马云立志为全中国中小企业服务怎么就能心想事成?

  第四个层次,就是无论承包来的、转让来的,或者新建立的私人产权,都可以在自愿互利前提下放到一个市场合约里面来,形成“以私产为基础的公产”——即现代企业制度的兴起。传统公有制非排斥、消灭私产不可,但现代股份制经济却以私产为基础,通过一个合约形成“公司”,也就是私产为基础的公产。这是第四个层次,也是集积新的生产力的制度安排。没有这个层次,资本市场从何谈起?

  事实上,这四个层次的产权改革,到今天还有大量未解决好的问题,还引发不同意见。不过从大势看,这条路到底是走出来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大讲堂 D0015 “全盘公有”被改变
大批企业家冒出来
2008-4-9 48257178002CE17348257425001F58E5[A5-d≈B1-兰杨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