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7版:财富·智慧
3  4  
PDF 版
· 金融危机下,民企有多少机遇
· 转型中寻找浙商新优势
· 非法集资如何防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转型中寻找浙商新优势
史晋川剖析产业升级三途径
  ■本报通讯员 吕瑾

  

  今年以来,受国家宏观政策变化、货币紧缩、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浙江中小型企业主面临着企业经营和发展上的困难。改革开放30年,从起步开始浙商就走在全国前列。如今面对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浙商们要巩固创业成就,更要考虑新对策。日前,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浙大CCE中心)举行的一场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分析与企业危机应对高峰论坛引起了很多浙江企业家的重视。论坛邀请国内知名经济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增长衰退危机及对策等社会热点。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史晋川特别与浙江企业家研讨了浙商如何通过自身转型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问题。

  浙商曾经的优势在弱化

  改革开放30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力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史教授说,1978年~1997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内需,尤其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以吃穿用为主体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巨大。但是2003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从吃、穿开始转向住、行,老百姓绝大部分的新增开支用来改善住、行,与汽车、住宅、道路、电子通讯有关的消费需求开始集中、明显、迅速地释放出来。

  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对浙商的影响也非常大。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国际经济增长的减缓,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已经影响到国际贸易环境,对出口构成不利影响,降低了外需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力量。从国内经济运行的环境来看,浙江企业的发展面临宏观调控的紧缩环境,大量中小企业产业层次较低,又面临土地、劳动力、资金的三重要素约束,且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运行环境趋紧。

  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浙商曾经的优势慢慢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劣势。“浙商们以国际市场需求替代国内市场需求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有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史教授说。比如,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浙商的产业分布基本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低加工、低附加值的传统制造业,这样的产业结构,跟中国经济发展的初、中期相一致,是浙商发展曾经的优势。

  产业升级有三条途径

  “浙商已经普遍感受到了产业升级的压力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的挑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史教授为企业家们传授了三条产业升级的途径:

  产业内升级。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大力鼓励技术创新双管齐下的方式,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浙江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从事的是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仅在加工制造的环节有一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尤其是产品的设计和产品的营销,可以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延伸。浙江企业必须围绕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大力鼓励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革新传统产业的工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产业间升级。通过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双管齐下的方式,来鼓励产业间的升级。浙北地区,应当借鉴和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实现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使杭州湾产业带成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以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产业升级。宁波和温台产业带,应当充分利用港口的资源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在大力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适度地发展新型的重化工业,加快产业的升级步伐。

  积极谋求政策的支持。完全由市场机制引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可能会造成一些产业升级机遇的错失,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的转型升级,必须有政策的大力支持。除了要将企业转型到国家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支持的行业上,还要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与政府共同构造一个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生产要素支撑体系与发展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财富·智慧 B0007 转型中寻找浙商新优势 2008-12-2 钱江晚报b00072008-12-02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