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杭州新闻·科教
3  4  
PDF 版
· “暖心行动”让先心宝宝获新生
· 记者为你跑腿找名医
· 卫生部举办健康有奖征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5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娃娃心脏8个洞 21个月不会走
“暖心行动”让先心宝宝获新生
本报记者 林丹 本报通讯员 王回南
  “小小心脏有缺8个小洞,21个月宝宝身材迷你只有6个月大……”中华慈善国际互联网救助中心与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简称绿城医院)发起的救助贫困心脏病儿童的消息,让无数家有贫困心脏病孩子的家庭,看到了希望。4月9日,本报与浙江绿城医院联合开展了“暖心行动”,(详见4月10日A11版)到昨天为止,已经有108户家庭因为本次“暖心行动”得到了手术的机会。

  住院的日子比家里多

  昨日记者在绿城医院的病房里看到,18个月的娃娃李翔,睡得正香。小脸白白胖胖,嘴巴红红润润。一旁的妈妈含着眼泪告诉记者:以前,他可不这样,不仅全身发黑,连睡觉也不安耽,一睡就是一头汗,连衣服都会湿透。

  李爸爸告诉记者,从小到大,宝宝就经常感冒发烧,“他住在医院的时间,比住家里还长,病危通知书都下了2次。”出生8个多月,李翔第2次住院时,才发现是经常严重感冒是因为心脏室间隔缺损。

  李翔的老家在湖北武汉。为了给孩子看病,全家人来到浙江打工,觉得这里收入高,医疗条件也好。从桐乡,到诸暨,父亲一路打工,打工赚的钱除了日常开销,全花在给宝宝治病上了。“去桐乡第一个月,工资还没拿到手,宝宝就病危了,要转到杭州治疗,是刚刚认识的同事和乌镇政府的好心人帮忙捐了1万元,才能继续看病。可是,医生说,手术费要六七万,这我哪里承受得了?”李爸爸说,为了保住孩子的命,他们一度想过把宝宝送人,“只要他们愿意救他。我愿意把孩子送给他。”

  李爸爸说,他一直到今年才知道,儿子的心脏室间隔缺损非常少见,“有8个缺损,一般一个孩子就一个缺损。”

  “我们以前开玩笑说‘缺心眼’,这个孩子缺了8个心眼,心脏就像一块瑞士奶酪,好多个洞,很难补。”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昊说,李翔同时还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毛病,时间长了,左心室会因负担加重而增大,进而导致心脏功能不全。

  李爸爸说,宝宝很聪明,和父母特别亲热,他们实在不忍心。前不久,看到绿城医院“暖心行动”的报道,他们下了决心:就是借钱,也要治好孩子。

  “手术费,先去亲戚那里借,后来又去银行贷款。因为医院免了一部分费用,所以,我们还能承担。”李爸爸说,看到孩子术后这么好,他终于放心了。

  相隔一米就能听到心跳

  4周岁半的朱泓亮,眼睛乌溜溜的,盯着妈妈买的半个西瓜流口水。谁也看不出,他曾是个先天性心脏病宝宝,刚从住了半个多月的重症监护室里回到普通病房。

  家住柯桥的朱泓亮,是因为巨大的主肺动脉窗、室间隔巨大缺损到绿城医院求医的。

  “原来躺在床上,相隔一米就能听到他的心脏‘扑通扑通’地响,可吓人了。”妈妈说。

  朱泓亮刚出生,就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5个多月时,准备做手术补心,但就在手术麻醉前,医生发现,他的气管特别狭窄,只有初生婴儿大小;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需要在监护室里住很长一段时间,手术费比预估的要增加4万多元。

  “家里条件不好,只有丈夫一个人打工,钱这一关过不去。”妈妈说,“当天我是流着眼泪把宝宝带回家的。”

  去年,小泓亮开始上幼儿园了,但依然老是感冒、发烧、咳嗽;妈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看到绿城医院“暖心行动”的消息后,妈妈立刻带他赶到了杭州。

  “挺好!挺好”妈妈想不出什么形容词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只是一个劲儿拉着孩子的手,给记者看,“你站在他身边,听不到心跳声音吧?这就和正常人一样了嘛!”

  迷你宝宝和爸爸一起手术

  21个月大的宝宝黄祎晨,仿佛一个小洋娃娃,只有6个月宝宝的身量,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只是用大大的眼睛,微笑着看着记者。

  因为心脏上有个1.6厘米的室间隔缺损,宝宝就发育不良了。“10个月时,发现她心脏杂音特别大,一检查,竟然是心脏病。”妈妈说,从那时候起,全家人就记挂着,要把宝宝的心脏给治好。

  黄祎晨的爸爸黄启明,今年已经28岁了,是河南来杭州打工的,在一个装修队做油漆工,每天的工资不过50多元。

  “其实,他的心脏也不好。”黄祎晨的妈妈检举说,“我早早地就发现他的心跳和正常人不一样,可以隔着衣服看的出来心脏的跳动。”

  黄启明带着女儿赶来参加“暖心行动”,医生看这对父女,呀唇色都不对,建议他和宝宝一起做个检查,结果吓了一跳:爸爸心脏有3.36厘米的缺损,心脏比正常人大一倍,这是典型的“牛心”。

  起初,黄启明想着家里没钱,自己收入不高,计划先让女儿做手术。可是,就在女儿入院前2天的夜里,他也撑不住了:“夜里,胸口闷得不行,爬起来就往医院赶。”医院了解情况后,特地将父女俩安排在了同一个病房,同一天手术:宝宝上午,爸爸下午。

  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昊告诉记者,父女俩的手术,都很成功。“先天性心脏并不是遗传病,但有家族聚集的倾向,原因不明。他们俩,以后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杭州新闻·科教 A0015 “暖心行动”让先心宝宝获新生 本报记者 林丹 本报通讯员 王回南 2009-5-22 8843D547438CD242482575BD00322D8D[A1-林丹≈B1-谷伊宁];钱江晚报a00152009-05-2200024;钱江晚报a00152009-05-2200023;钱江晚报a00152009-05-22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