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原声
又到高考。在升学率已经超过八成的情况下,还给高考蒙上一层浓重的紧张氛围,是否有些人为夸张?每年,为了高考,交警会在考场周边设置警戒线,包括公交在内的所有社会车辆有时还不得不临时改道;如遇外语听力考试前后的一二十分钟,不少家长更是极度神经过敏,甚至会在马路上手拉手排起人墙封闭一切车辆通行。
夏天高考难免碰到雷雨天。去年有个考场突逢打雷下暴雨,监考老师手忙脚乱关窗户,但瞬间砸下的雨点还是飘到了课桌上,于是,有家长事后立即向教育部门进行了投诉。还有一次,有家长找到主考官,说考场隔壁一居民家有只八哥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考场老师无奈地说,这是人家挂在阳台上的鸟笼子,怎么能去管呢?不依不饶的家长请出警察上门交涉,不料,养鸟人不买账,说养鸟合理合法,招谁惹谁了?更可笑的是,考试结束后,主考官问了许多人是否听到鸟叫,考生皆摇头。
照理说,你考你的试,我养我的鸟,他开他的车,只要彼此的行为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井水不犯河水。都说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缺乏大风大浪的考验与磨炼,但想一想,家长与社会又给孩子们创造了多少独立闯荡的历练机会呢?从小到大哪天不是小心翼翼唯恐有丁点呵护不周呢?特别在极具“中国特色”的高考时段内,考生就是上帝,就可以享有特权,如此过分的保护,到底是在为他们减压还是增压呢?
除了家长,有时,相关部门设计的高考流程,也有扰民之嫌。例如,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曾有过提案,建议改变将高考成绩选在零时发布这一多年的惯例。他说,零时查分不仅不便民,甚至还有扰民的嫌疑。在发榜那天,很多人会像新年守岁一样等候零点钟声的敲响,有些欣喜若狂的人还会半夜放起鞭炮或大呼小叫。
社会各方理应尽力关心高考学生,但不必一到高考就变得如临大敌,甚至不惜以侵犯其他公民正常的生活与出行为代价。以这样的方式选拔人才,意义又在哪里呢?
本文转自浙报集团内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