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铝业公司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高达195亿美元的战略合作交易,终因力拓单方面“违约”而流产。作为全球第三大矿业集团,力拓做出如此短视之举,以及其中显露出的政治偏见,不免让人感到惊诧,其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诚信和声誉也由此受到质疑。
力拓“违约”,有悖商业诚信。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之交,止于信。”企业行为本以诚信为本。在力拓因国际金融危机陷入融资困境之时,中铝为其提供的融资合作计划可谓“雪中送炭”。正如《澳大利亚人报》报道,这笔交易2月2日公布之初,力拓曾盛赞它是解决其近400亿美元债务问题的最佳方案。但仅仅不到4个月,力拓董事会却又宣布撤销对这笔交易的推荐,岂非“背信弃义”?
力拓“违约”,有违商业道德。去年12月,由于必和必拓放弃竞购力拓,在澳大利亚上市的力拓股票价格暴跌至32美元。力拓此后股价上涨了一倍以上,这其中固然有全球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回暖的因素,但中铝拟斥巨资与力拓合作,无疑增强了投资者对力拓融资能力、业务发展前景的信心。力拓待股价一上涨,便不顾商业道德,宣布“违约”,岂非“过河拆桥”?
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带动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力拓和整个澳大利亚经济获益匪浅。目前困难刚显缓解苗头,力拓便与中铝这样一个潜在战略合作伙伴分手,实在缺乏远见。
力拓“违约”转而与必和必拓合作,明显违反公平竞争规则。正因如此,去年必和必拓计划收购力拓就遭到了许多国家监管机构、钢铁企业协会的反对。如今,力拓和必和必拓的“联姻”,无疑将继续遭到强烈抵制。针对力拓与必和必拓宣布组建铁矿石合资公司一事,世界钢铁协会日前重申,反对“两拓”间任何进一步的联合,并呼吁所有相关的竞争监管机构严格审查此项交易。
力拓“违约”,还让人看到作祟其中的政治偏见。澳大利亚一位分析家就指出,与其说中铝注资力拓失败是市场博弈的结果,还不如说是新形式“冷战”思维的牺牲品。近期,一些中国企业积极在澳大利亚投资,这本来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一些澳大利亚政客和媒体却乘机大肆鼓噪“中国威胁论”,对澳大利亚民众进行误导,对澳大利亚政府施加压力。这种偏见不仅阻碍中澳经济合作的步伐,也将使澳大利亚企业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力拓交易流产不会使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的步伐放缓。对中铝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消除此次与力拓交易流产的“近忧”并非难事;但对于力拓而言,其丢失的诚信、受损的形象,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挽回,这种“远虑”必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其与中国乃至世界其他企业的合作产生消极影响。
新华社记者 明金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