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4版:浙江新闻·巡城
3  4  
PDF 版
· 公交车急转弯失控侧翻
· 保安凭啥打开我的邮箱
· 千余企业遭以消防培训为名诈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6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千余企业遭以消防培训为名诈骗
本报两地记者不约而同接到企业投诉,省消防部门呼吁企业注意防范
本报通讯员 江耘 曾健峰 徐行号 本报记者 赵路 孙燕
  一天之内,浙江省上千家企业单位接到传真,传真以浙江各地市消防部门名义发出,要求企业参加消防培训,并缴纳数千元的培训费。

  到昨天为止,宁波、温州、金华、绍兴、台州、丽水、衢州、嘉兴等8个城市的消防支队的电话仍响个不停,几乎都是企业前来咨询培训相关事宜的。他们只能一遍遍告诉企业:这是一场骗局,千万别信。本报两位驻地记者也相继接到同样的线索,两地都有企业称,他们被骗了。如此规模巨大的传真行骗,令浙江消防部门深感震惊!目前,各地消防部门都在加紧调查,查清骗局始末。

  各地都有企业收到培训传真

  据记者了解,到昨天为止,金华不少工矿、企业、事业单位、酒店、宾馆、网吧、商场、餐饮娱乐场所等,都收到了一份《紧急通知》。通知上说,当地消防部门将于6月15日起对各企业进行培训,要求企业6月12日前将培训费2160元汇到指定银行的一个个人账户。文件抬头署着“金华公安消防总队”,印章是“金华公安消防支队”,因为是传真件,文件头和印章都是黑白的。

  很快,金华消防支队就陆续接到了咨询电话。据他们了解,金华地区共有大约200家企业接到了所谓“消防培训”的通知。这两天,光打电话来咨询的就有100多家企业。当得知并无此事后,许多企业在为自己未受骗而庆幸时,也有一些企业大呼上当,因为他们已经将钱汇入了骗子的账号。到目前为止,金华已有10多家餐饮娱乐场所、企业受骗,受骗金额数万元。

  而在温州,从6月9日到昨天,温州消防支队就接到了两三百个前来咨询“培训”的电话。温州消防支队一位负责人说,早在5月6日,一批冒充温州消防支队发的假培训文件就出现过,因为防控及时,没有单位受骗上当,但从6月9日开始发来的这批培训文件,已经改头换面了,不仅换了时间、地点,就连其中的措辞也是斟酌过的。

  假传真错误百出

  其实稍微懂行的人,一眼看就能发现传真中的破绽。一位曾经在消防部门工作过的绍兴某企业人员拿到传真后马上发现了问题。“肯定是假的,‘文件’头是‘绍兴市公安消防总队’,地级市只有消防支队,没有总队,只有浙江消防总队。另外,一般都是称消防支队,或者公安消防局,没有公安消防支队这样的称呼。

  在行政事业单位干过的台州椒江一企业的洪老伯还指出,假文件中的公章比真的公章小了一圈。

  精明的洪老伯告诉记者,他一看这个所谓的“紧急通知”就怀疑了。“以前消防培训都是当场付培训费当场开具发票的,但是这个文件里面既无培训联系人,也无联系电话。而且还说得很严重,说没有参加培训就要罚款什么的。”疑问之下,他就到单位财务部门核实,财务人员也一下子识破骗局。“假文件里面提供的账户属于个人账户,但培训是单位组织的,账户应该不是个人的,显然是诈骗。”

  “警告”抓住企业心理

  既然有这么多错误,为什么还有企业会上当呢?据说,最让他们害怕的是传真上的这句话:“逾期不参加未获得《消防法安全合格证》的单位将按照有关规定处以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资格,并处罚款人民币5000至30000元。”这样的“警告”,打中了很多企业的“软肋”。

  浙江省消防总队宣教中心一名姓曾的工作人员表示,不法分子打消防幌子行骗已非首次,但是如此大规模地行骗还是不多见的,而且骗术较新。值得庆幸的是,有些企业防范意识还是比较强的,现在被骗效果还不是很明显。

  浙江省公安厅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这些不法分子都很狡猾,所有信息均是假的。而且所开账户也非真实信息。对于这类骗术,最关键的是防范,通过各种渠道广为宣传。

  本报通讯员 江耘 曾健峰 徐行号 本报记者 赵路 孙燕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浙江新闻·巡城 B0004 千余企业遭以消防培训为名诈骗 本报通讯员 江耘 曾健峰 徐行号 本报记者 赵路 孙燕 2009-6-11 48257178002CE175482575D10044CB52[B1-丁星云];钱江晚报b00042009-06-1100018;钱江晚报b00042009-06-1100019;钱江晚报b00042009-06-1100020;钱江晚报b00042009-06-11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