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02版:地产·调查

文章导航

房子一涨价 开发商不认账

阮女士郁闷:260万元定不下萧山一套房

  本报记者 赵红燕

  

  

  去年5月份起,温州的阮女士先后向杭州萧山一方房产打入房款260余万元,但没想到一直到现在,她一套房也没拿到。眼看着房价已经从最初开发商承诺的6000元/平方米涨到了12500元/平方米,阮女士的几百万却只能在开发商的账户里慢慢贬值。

  “当初形势不好,我还帮他们推销了16套。没想到形势一转好,他们就不认账了,原本承诺的5套房,现在要我再搭买一套上千万元的商铺。”说起这事,阮女士一肚子委屈。

  都是“熟人”介绍惹的祸

  阮女士跟记者不止一次提到,当初从温州来到杭州购房,看中一方房产的楼盘大成名座,主要还是因为有“熟人”介绍,而且是直接跟一方房产的老板马某直接面谈的。也正因此,双方在交易上有了不少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2009年5月初,楼市上涨的行情还不明显,阮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马某,当场表示要买5套房,并交了10万元定金,每套房源定金2万元。但当时开发商以出纳不在为由,没有出具收据等手续,据阮女士说,当时的销售人员写了张字条,把五套房源的房号都一一写明,但是没有盖公司的章。

  随后阮女士经手,还帮温州的朋友买走了这个楼盘16套房源。加上是“熟人”所托,开发商同意阮女士五套房的房款可以晚点打进来。阮女士先后于去年5月、7月、10月、11月先后共打入房款370万元,其中110万元后来转为其弟购房所用。而在这期间,楼市一路看涨,这个楼盘的房价也从原来的不到6000元/平方米涨到了近万元/平方米。

  让阮女士感到蹊跷的是,前面一直催款的开发商,到后来似乎不情愿阮女士再打钱到开发商的账户。11月份最后一笔房款打入开发商账户后,开发商终于明确意见:因为缴款迟了,所以不能按原价卖给阮女士5套,只能卖2套。除非阮女士再帮忙卖出一套商铺,才可以以原价卖给阮女士4套。

  阮女士也带了不少温州的朋友来看过商铺,但商铺面积最小的都有400多平方米,单套总价在千万以上,阮女士感觉商铺并没想象中那么好卖。

  于是事情一直僵在这里:阮女士的钱一直放在开发商那里,而房子仍然归开发商所有。

  记者通过萧山透明售房网了解到,大成名座2008年11月开盘,当时均价5288元/平方米,目前已售609套房源,还有67套可售。阮女士说的这5套房源中有一套已经转为“已售”,四套为可售。

  开发商说房价涨了,不可能原价卖房

  令阮女士感到气愤的是,现在的开发商已经不承认当初答应卖5套房子给她了。

  不过,记者从开发商一方房产营销部副经理王水祥的口中,却似乎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水祥说,当时阮女士的确是经老板介绍过来买房的,一开始付了10万元定金,本来按要求,需要在半个月内一次性缴清房款或办理按揭手续,但阮女士最后一笔款项直到11月份才打入,而这时房价已经翻了一番,董事会最后决议,无法以原价卖给阮女士5套房。

  “因为是老板介绍来的,我们也不好意思老催款。”王水祥说,到去年下半年,公司已经让阮女士不要打款了,可是她仍然继续打钱,目前这笔款项做挂账处理。

  阮女士向记者提供了一份《购房定金协议》,上面明确表示开发商收到阮女士等定金10万元,用于定购大成名座2-1-702室等5套房产,单价从5979元/平方米至6296元/平方米不等。签署日期是今年1月份,阮女士说这是为了取证,让开发商签好寄过来的。当时开发商还承诺卖5套房子给阮女士。

  王水祥却一口否认了,他说公司从未签署过这份协议,而且协议上公司盖章也是假的,是阮女士造假。

  阮女士对于开发商的出尔反尔表示气愤,她说2009年买房时因为是熟人介绍,所以很多情况都是口头上说说的,而现在吃了哑巴亏。她说现在没别的想法,就希望一方的老板马某不要再回避此事,希望能跟马某当面对质。

  记者拨通了马某的手机,但一听说是记者,马某以打错为由挂掉电话,此后再也没接手机。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地产·调查 b0002 房子一涨价 开发商不认账 2010-07-01 nw.D1000FFN_20100701_2-b0002 2 2010年07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