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8版:人文·晚潮

文章导航

南桥上的父亲

  前些天,南方洪涝,我的家乡福建省泰宁县也成为央视直播的现场之一。在这次洪水灾害中,泰宁县城街道水深达两米多,多座桥梁被冲垮,南桥是其中之一。从电视上看到南桥被冲垮的画面,我突然泪奔。这是县城最古老的一座主桥梁,留下了我童年和少年多少难忘的回忆,它怎么就这样消失了呢?

  夏夜,南桥是县城最为热闹的地带。父亲总喜欢带着我坐在桥上乘凉。父亲的家乡远在大西南的云南省峨山县。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才十几岁的父亲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后来,父亲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赴缅甸打日寇。父亲所在的部队伤亡惨重,父亲九死一生,幸存下来。解放前夕,父亲舍不得离开大陆,逃离了部队,在这个小县城里生活下来。

  解放初期,父亲靠做生意积攒了一些钱,陆续买了十个金戒指,希望有朝一日回到家乡,给每个亲人送上一枚。三年自然灾害,生活艰难,为养家糊口,父亲无奈一个一个地变卖了戒指,后来父亲在县公路局当了养路工,长年住在乡下的道班里,一个月回家两三天。

  父亲回家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日子。夜晚,父亲总喜欢带着我去县城里走一走,一圈逛完,最后都会到南桥上坐一坐。河边微风拂面,波光闪闪,沧桑的老父讲起云南老家的故事,混浊的眼里总是泛着泪光。

  1983年我外出上大学后,寒暑假回家,跟父亲一起外出散步,到南桥上坐一坐,依然是我们父女不变的情结。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生女了。忙碌中,我竟然淡忘了父亲渴望回老家的心愿。等到女儿稍大一些,我想带父亲回云南时,父亲却不幸被查出患上了重病,再也无力回家了。

  父亲,您当年执意不愿渡过那道海峡去台湾,是因为您内心存有一个梦想,希望早日回到云南家乡,与亲人团聚。没想到,您老人家直至人生的终点,这一心愿也没能实现。如今,您离开我们整整12年了,内疚和后悔也陪伴了我整整12年。

  好在,后来我已和云南的亲人们联系上了。2007年8月,我手捧您的遗像,去云南老家寻根,见到了您无数次提起的我的叔叔和姑姑。我还带姑姑和表妹来到泰宁,到您的坟头上看望了您。父亲,您放心,从此后,我跟云南家乡的亲人,再也不会分开了。

  我想对天下所有的子女们说,不要仅在母亲节父亲节到来时才想到自己的父母,仅是常回家看看是远远不够的。多跟父母聊聊,读懂父母的心思,尽己所能,帮助父母实现他们内心最大的心愿吧!别让父母最后抱憾离开人世,这才是做子女的最应当做的事。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钱江晚报 人文·晚潮 c0008 南桥上的父亲 2010-07-07 nw.D1000FFN_20100707_16-c0008 2 2010年07月07日 星期三